

有一种幸福叫回婆家过年
文‖潘秋晶
悠悠岁月,时光如流,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到来了。于是,每年都奋不顾身地和先生回婆家过年,只为能陪老人过一个团圆年。
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最浓重的情愫,亲情更是过年的魂。回家的本意就是过年,过年的本意就是回家,阖家团聚过大年,那份踏实、安宁、幸福、满足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习俗,是中国人的心结,是全民族的文化观。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拥挤的春运阻隔不了满溢的亲情……
我是一个传统的女性,爱一个男人就要与他回婆家过年。自从和先生结婚那天起,每年回婆家过年已经成了习惯。
婆婆今年九十高龄,住在省内的一个小县城。我们结婚时公公就已经不在了,也就是说当儿女们已经成家立业了,开始享受生活了,开始过好日子了,公公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婆婆虽然目不识丁,而她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争气,三个儿子都是国家公务员,一个女儿是医生,一个女儿是工人。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18岁以后都相继离家,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也就是从那时起,婆婆开始了漫长而又聚少离多的日子,每年盼儿女回家过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婆婆用她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婆婆是一个特别能勤俭持家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经济头脑,会赚钱。记得我和先生谈恋爱还没结婚时,第一次去他家,婆婆竟然看了十多个小孩,当时正赶上中午,睡了一大炕,我俩连呆的地方都没有,这是后话。她编草鞋,卖草鞋,养猪,养鸡鸭鹅,种果树,用劳动赚来的钱,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平日里婆婆慢慢絮叨的,我深深体会到她的不易,钦佩她对生活的坚强平和的心态。
走进婆婆,了解婆婆,我也慢慢变得更加大度和宽容。一生勤俭的婆婆,对子女却是慷慨大方,每次回家,她都要问:“你们钱够不够花,不够妈有。”其实,她能有什么钱呀?不过是平时儿女给的零用钱,她省吃俭用攒下的。
婆婆虽已90高龄,却是非常健康,这也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福分,我们也因此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我和先生是婆婆家最小的,哥哥姐姐都在很远的外省,不能每年都回家过年。我们娘家子女多,而且都在本市,妈妈又是通情达理的人,总是告诫我,“有人陪不差我一个”让我安心陪婆婆过年,因此我也就每年义无反顾地和先生回家陪婆婆过年。其实,老人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都有老的一天,我们现在所付出的,就是将来儿女所要回报给我们的。
每当除夕的晚上和婆婆一起吃团圆饭时,看到婆婆幸福的笑脸,我们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对我来说,有一种幸福,就是回婆家过年!

作者简介:潘秋晶,女,爱好文学,爱好写作,喜读文学作品,写散文、随笔、小说是生活常态。2006年,小小说《错爱》在城市晚报发表。现任桑榆文学社社员。写作是一生的爱好和情愫,有文字的陪伴心不会苍老更不会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