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
道在道中,吾在道里,,,,,,
杂侃
我与《人生》
作者/兰儿
光阴荏苒,转眼年过半百
可以说是已度过了人生的大半光阴。在那些过往的忙忙闲闲的岁月里,我有一个最爱,那就是读书。我觉得读书对我认识这个世界,丰富阅历,引领人生都起到很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欣赏过林林总总的书籍中,如果说有哪一部书让我难以忘怀,那无疑就是路遥的《人生》了。
很清晰地记得,我高中刚毕业,等待高考录取的时日里,我喜欢读《十月》月刊,也就是在这里初阅《人生》我在焦急和困惑中与《人生》相遇了。谁知道见了,就再也没法忘记,就像是邂逅了一个难得知音。如今,三十余年过去了,《人生》中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德顺爷爷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依然还是那么活生生地穿越在我无限的心灵时空中。
读《人生》,我很喜欢。,作家路遥。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不是平坦的。有许多岔道口。走错了可能影响你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说的多好啊!高加林起起伏伏人生道路。工作的不稳定。爱情的得与失,一念之间。已是不可改变的定格。像黄亚萍这样的美丽浪漫的才女,他失去了,刘巧珍这样的淳朴善良的佳人,也把金子当土坷垃扔了,高加林扑朔迷离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人生有时有太多无奈打碎与整合,面对人生有时重要的恐怕不是只限于勤奋而是抉择,
有人说,读书其实就是用虔诚的心灵读社会、读生活、读自己。我喜欢这种表述,事实上,我从《人生》里确实就认识了社会,学会了生活,看到了自己,那是任何说教都没法代替的真实。一个当时还是未涉足社会的我一个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我,从高加林身上却看到了无力和无奈。《人生》让我知道,自己梦也正长,路也正长。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生》并不是我读到第一部小说,《人生》也不是那时最走红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人生》的时候,路遥还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位很不知名的作家。但是,我还是喜欢上了《人生》,喜欢上了高加林。对于这样一部只有十余万字的作品,我之所以一遍又一遍地读它,就是因为它书写的生活场景,它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揭示的人生哲理,都是我所熟悉的,都是我当时正在追求的,都是我曾经陶醉的。我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命运和小说中的高加林的命运融合在了一起。
读《人生》,恰似欣赏一部雄浑的交响曲,那每一个音符都打动着我身上的敏感而年轻的神经。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
如今,生活的变化是强烈的,我再也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里大雪纷飞,还穿着一双单鞋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了,但是对《人生》的热爱还是那么强烈。年龄增加了 先锋文学、新理念作品越来难以入眼入心,因此我把自己的阅读重点放在对我熟悉的小说的“重温”上,《人生》又成了我阅读中的最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把它当成我人生的一部教科书去阅读的。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李青菊,笔名兰儿,《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来自新疆,定居河北,从事教育,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范,专业论文《育教寓趣,快乐作文》,《张开你会说话的另一张口――谈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中的作用》,《导语的作用》,《读写例话教学谈》,《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板书》,《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课前五分钟讲话》《浅谈小学应用文写作指导》等数篇在行业刊物发表,热爱诗词,散文,杂文写作,有数百篇诗词在诗刊,微刊发表,代表作《金缕曲三首》,《满江红三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