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单位有一同事(姓名这里姑且隐去)有事刚好要到笔者自己的村子里去吊唁。他还让我问问是不是我这个村子里面有丧事。因为自己每天下午下班都要回家,所以回去之后顺便把邻居问了一下,说咱们这个村子最近把谁没了。邻居告诉自己,他也不是怎么清楚,他只知道就是下面路边的那个地方(小村子)有丧事。我一听,心里也思量,对呀,回家时顺着马路都能听见的哀乐声就是从往西那个下坡路的坡下传到我们这个小村上边来的。
经邻居这么一说,自己觉得也更证实了自己的看法。于是,第二天自己就告诉了这位老师,并且也给他说明了位置。当时自个也没有多想以为这事也就过去了。
结果等到第三天早上,在碰到这位老师回单位后,他一迎面先称呼了我的名字后,紧跟着就来了一句“你昨天把我日害得我不轻”。我一头雾水,不知是咋回事,愣住了。
这时,他才一五一十向我叙述了昨天那事情的大致经过:原来,我说的那个地方确实有丧事,不过并不是他要去的主人家。要知在我们这个大村子有八九个小村子,自己了解与个人听到的只是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小村子在办丧事。
自己和邻居并不知还有一小村子也在办丧事,只是我俩不知道而已。实际上,这才是这位同事要去的地方,可他听了我的话也就信了,偏偏去了所说的这个在马路边有丧事的人家。
实不相瞒,据这位同事后来给别的同事讲,去了之后,他把揖做了,香烧了,也鞠了躬,吃了晚饭,还把带的斗子(用纸做的祭祀用品)刚一来就交给主人家里管事的。在吃完饭后和里面的另一位客人说闲话时,怎么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按说,次日下葬现在来的这会儿主人家是迎客接客最忙的时候,可怎么没有多大响动,同事便忍不住问了旁边与他说话的人。一问,这才知这家主人与自己要去的人家的姓氏都不一样。再一说,还有一家也有丧事呢,就是次日要下葬逝者的另一家,这才是要去的人家呢!
这下子同事可慌了神了,他连忙悄悄让人将个人提的礼笼取来又带上,那个纸斗子是不能再拿走的了。无奈中,他只能又块着礼笼上了真正的要去的有丧事的人家那里去了。
后来自己还听到,同事与要去的人家是老亲戚,因为多年没有走动了,所以他也不知道吊唁处具体在哪,正因如此才托笔者打听呢!
想不到自己冒冒然打听,只以为我们这个大村子仅有一户人家有人去世有丧事,岂不知还有一户人家也有丧事呢!可以想见,当时这位同事有多么尴尬与多么窘迫了。
唉一一,自己帮忙怎么帮了这么个倒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