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小玲
音乐:《挂红灯》
推荐:世界诗会主席老男孩
世界诗会常务主席邓瑛(德国)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苏小玲,作家、时政评论人。1960年代生于福建。1980年代开始写作,其文学、时评、政论等文字散见于境内外媒体。主编过多家体制内外刊物,2011年创办“影响力中国网”并任总编辑。1995年始,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生命苦旅》《悲剧的春天》《一路问云天》等若干文本。2012年被美国媒体机构评为“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现居北京。

我的新年献辞
苏小玲
最后一天。原本想看今年最后一部大片,但两场电影场次都不对:《美丽人生》开始不了,也无法观看《终曲》。北京今天外边特冷,报着摄氏零下10度,要到哪去似乎也不合适。妻从肯德基带回两块汉堡,冲上两杯咖啡,作为2019的最后晚餐。外面北三环,很是安静。那是一种等待的样子,马路知道。原来就想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再感觉一种属于精神性的末日钟声。可是,每天都写字表达,到了年终竟然无话可说?于是,还是心神不宁。

过去这一年,大戏小戏,或悲或喜,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都以非同寻常的形态刷新了历史。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进入了不能自已的现实。问题在于,许多角色对许多人都是十分地陌生。那些感觉自己比以往有所区别的收获或发现的人们,似乎也完全没有独创性的特别快乐。不论是世俗中人,还是面对神氏之人。而我也的确为此写了不少文字,稍加盘点就有几十万,近一半见了人,如同过眼云烟。而另外的,却无法面世。被审查或自我审查,可谓难言无语。即便如此,我还是比我的某位朋友强,他把自己喝个疼,碰得不像酒!
今年发生的大事桩桩惊心,件件动魄。在此不想重复说过的,而只想表达某种不曾过滤的一点点感想。从上午开始,各式各样的2019更密集地见于媒体,感觉异彩纷呈,阅后心境斑驳。许多常识与常理被颠覆了,温文尔雅的面相变态了,而最崇高的职场,也变成了一道面临伤害或死亡的战场。在社会生活中,似乎不同的潘多拉匣子被一个个打开。谁想要这样呢?但又没人抵挡得住!谁怀疑2019也有诸多美好的呈现?显然没有。
2019, 不太过问国家层面是非的平民们,也开始关注与纠结没完没了的中美贸易摩擦。这一年彼此时而眉来眼去、时而撕破脸来,但更多的还是凶多吉少的态势。爱国,又重新成为一个热词。反应之间,有举轻若重,亦有举重如轻。当然,如果没有猪肉成为现实启蒙,中国许多普通人不会关心中美关系,过日子还是最实际要紧的。香港风波数月,更使内地不可理喻。而吃瓜者猜测种种,情绪重重,遭遇了1997回归以来的最大困惑与不安!还有台湾,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继续角逐2020总统大位。这都是政治,结果如何,也都关系着整个中国未来的社会生态。

这是21世纪的20年代,说它结束或开始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必须开始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语境与时代坐标。政治家的眼光,法学家的原则,企业家的精神,教育家的纯粹、艺术家的修养,文学家的品位等等社会角色的推动,以及对大众们充满现代性智商与情商的合力,都是值得期待的。没有这样的情感、理性、智慧,我们不会有未来。不要将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抛在一边,不要把有用的社会思考冻结成冰,不要把创造美好的资源人为浪费,也许我们又会再现一次伟大的历史机缘。这个国家,是我们共同的栖身之地,我们安全她才安全;我们快乐,她才拥有存在的实际意义。
有人这样说:2019可能是最近10年最差的一年,也将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不论这是指向何处,什么国家,哪个领域,对我都是一种惶惑!但我对此却并不信以为真,而又有如此认识和这般期望:不论发生过什么,我相信,这都将是世界即将发生新的转折、拐向光明的开始。而中国,毫无疑问是最有希望的其中之一。当然,迎接光明是需要足够的自信底气,需要自由开放的足够氛围。人类不可能自我否认自己的每一寸进步、每一尺文明。因此,东西方的彼此发现与认同、携手共进,是所有人获得分享与持续快乐的基础。
敲完这些文字,明天面对新年,我似乎没了某种六神无主的感觉。
2020, 属于所有人类。元旦快乐!
2019.12.31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