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若雨在滨州向您问好,欢迎您走进滨州头条文学有声平台诗茵若雨的情感空间,世间有一种情怀是深深的缅怀之情,周恩来,一个光辉的名字,一个温暖的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虽然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精神还在,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亿万人民都在缅怀我们的好总理,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槐花书院王选练院长的读《周恩来最后 600天》读后感言

读《周恩来最后600天》感;鞠躬尽瘁为人民 浩然正气留青史
新年伊始,我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情阅读由顾保孜作者采访、整理和写作完成的《周恩来最后600天》这本书,心就像泉水一样缓缓地流淌着。我一次次的被周恩来总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战胜病魔的顽强毅力所感动,他日理万机、废寝忘食的为国家、为人民的执着精神与品质深深地刺痛我的灵魂、感染着我的心灵,在透彻心扉的感动中,我完完全全的论陷在人民总理那浩然正气之中,在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中感悟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人格魅力与浩然正气的精神境界如一盏塔永远照亮人民前行的路。真情拨动我的心弦,书中那份让我流泪的感动,使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心中有国家、有人民、有责任的共和国总理的伟大情怀与光辉形象。吐露了作者从心灵深处探寻周恩来最后岁月的美好回忆,让读者怀念,感触、敬畏。我发自内心的说:‘这是一本传播正能量的好书,是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和每一个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
这部书讲述了周总理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的最后600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共做过大小手术13次,在医院接待外宾60多次,外出工作10多次。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抱病履职,苦撑危局,鞠躬尽瘁,为了维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民生活在“文革”期间能正常运转,他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与离别,一直坚持到生命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他平易近人、高风亮节的精神境界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本书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顽强斗争并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的过程,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书中叙述的故事生动、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感人、文笔优美,更为关键的是,书中再一次为读者呈现出周总理在生命最后里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感人至深、淋漓尽致,是一本难得的重大题材纪实作品。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把视线转移到1973年6月的北京。6月初的一天,周恩来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一直都在工作着。秘书提醒他说:“还剩十四分钟。”读到这儿,我原本猜想总理会利用这十几分钟睡上一觉或是去吃顿饭,结果后面的内容与我猜想的截然不同。周总理应了一声:“我还要剃个胡子,参加外事活动。”如此疲惫不堪的周总理还要继续工作,他每时每刻都在坚持着。周总理去卫生间剃胡子,秘书不放心便去看看。结果进去一看,只见总理左手拎一条毛巾,右手握着一个刮胡刀睡着了。他显得那么瘦弱那么疲劳。看到这一幕的秘书,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但秘书强忍住抽泣,怕惊醒了睡梦中的周总理。看到这儿时,我的脑海中不由想现出了周总理在刮胡子时因疲劳过度睡着的样子。敬爱的周总理,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本期责任编辑 北极星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王选练,网名,乡村华人,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农家书屋管理员。喜欢阅读与民间文化,以一颗简单的心在文字中感悟生命,用手中的笔讴歌家乡和家乡那些人、那些事。
现任兴平新胜医院党支部书记,兴平兰花剧社副社长,槐花书院院长,陕西乡村文艺创作会会员,咸阳市丶兴平市作协会员,兴平市评论家协会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