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濡以沫 真情永恒
文/曾圆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有关乎友情、亲情、爱情。在我们大院,几乎天天可以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 、满头银发的老人,推着轮椅,照顾他那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伴。这位慈祥的老人,是广州军区干休所退休干部王泽锡教授。曾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校专家组专家,兼任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理事,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等头衔。所有的荣誉,已然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无关,在他身上只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在他本该享受属于他的幸福晚年生活的几十里,他却扛起了一份沉沉的责任,让儿女能安心工作,老伴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安度晚年!

在十几年前,王教授的老伴,自感记忆力开始衰退,睡眠不好,关节渐渐僵硬,手脚不由自主地发抖。在家人的陪同下 ,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症。面对这种不治之症,家人束手无策。但是,王教授和儿女从未放弃治疗。起初,老伴还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的行走,随着病情的日渐加重,不但不能自己走路,就连说话和吃饭都越来越艰难。王教授仍然不离不弃,日夜细心地照顾老伴。每天上午和下午,只要是天气好,就能看到这对老年夫妻的身影。带他老伴走出室内,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嗅花香,听鸟鸣。见到昔日的朋友、邻居。享受雨露、阳光。儿子和女儿,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父亲,一起照顾母亲,经常带着坐轮椅的母亲,全家一起去旅游,让母亲感受到亲人给予的大爱、温馨。

现在,王教授的老伴已跟婴儿相差无几,儿子和女儿看到年迈的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将近八十岁了,提出把母亲送到专业照顾帕金森症病人的机构,王教授坚决不同意。他说:老伴不在身边,不放心,只要天天陪着老伴心里才踏实。从老伴得病,王教授每天坚持按时做康复治疗,他自己拖着疲惫的身躯,给轮椅上的老伴按摩腿脚,用汤勺一小口一小口地喂药、喂饭。天天把老伴打扮的漂漂亮亮,以美好的面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虽然,王教授的老伴没有语言能力。但是,意识清楚,王教授的一举一动 ,老伴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都会看到王教授老伴的脸上,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安然和甜蜜。
王泽锡教授的事迹广为流传,也深深感动着人们。我怀着对王教授的敬佩之情,以此,表示祝愿!

作者简介:曾圆,湖南宁乡人,高中毕业,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一年。从事服装设计与制作,爱好文学与舞蹈,现居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