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终将变成历史档案里的文字|作者黎晶|主播陈霞一
一九六八年红卫兵消失了
接班的是知识青年
简言之知青
又一个史无前例的称谓
中国家庭的痛
亿万百姓关注她
那是一根血染的绳索
套牢城市与乡村
凝结边疆和内地
知青专列号
上海真如直达嫩江
歌声吹响红旗
把松嫩平原撼动
二
脸黑了
皮脱了
筋骨壮了
贫穷与革命
汗水裹着血浆
在北大荒的秋天里
筑起大豆小麦高梁
知青的见识广
嫩江平原上的学校
把坐地砲的子女培养
地变了
人变了
北大荒变了
变得和知青一个样
三
知青知识少
油灯下被窝里
一本本的读
一篇篇的念
传递着
渴望着
守侯着
月亮的那一边
城里的爹娘
城里的学堂
理论种在实践的田垅
那是漫野里的希望
四
一场接受再教育的梦
再长终有醒
一个庞大的家族
又一次名字变更
知青是苦瓜还是甜果
知青是资本还是落破
戴上待业青年的帽子
跳进大潮澎湃
学会了游泳
学会了生存
学会了分享痛苦与欢乐
五
走的时都一样
俩个肩膀上扛一个头
回来后不一样
三六九等
五花八门
从街道工厂
到学府殿堂
有人开始拍着胸脯
扯着嗓子
俺是知青出身
经历也可光荣绽放
一个历史的产物
在酸甜苦辣中成长”
六
取妻生子
把所有的财富投岀
寄托知青二代
填补缺失的远方
社会变了
铁饭碗沒了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大海里百舸争流
从巨轮到舢板
舵手都曾有过一个名字
知青
知青把知青重新定义
知青把知青坎坷重塑
后知青时代的到来
不可替代的中国力量
七
长江后浪推前浪
知青早被淡忘
衰老的知青不甘心呀
掀起又一波知青潮返乡
一面面老脸
一头头银发
曾在北大荒的旗帜
又一次插满山岗
知青与故人相拥
知青与黑土诉衷肠
知青並不留恋那段历史
知青在追记青春
寻找少年的北大荒
平顶山下
科洛河旁
那块知青的丰碑
撑起一片地久天长
八
老知青
又一新的称谓
落伍掉队的增多了
八宝山松鹤堂
满是白发苍苍
这难道就是当年的知青
手风琴伴奏
唱出激昂的篇章
老知青豁达坦荡
笑迎人生的夕阳
知青经历过
北大荒的洗礼
那里的棵棵松柏
铭刻知青的辉煌
九
知青终将隐去姓名
变成历史档案中的文字
章节清楚地记录着
在那短暂的时空里
有这么一群火热的群体
用一生来刻画伟大
用一生为共和国添砖加瓦
他们用血和肉
留给后人的那段文字
记住
一个壮丽的名字
知识青年
让档案变得无限华芳
2019年9月9日于北京市副中心
(本文作者与夫人合影,当年的知青)
(歌曲《梦里有个北大荒》词作者:黎晶)
作者简介
黎晶,北京市人,1951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鉴定委员会委员、海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绽放夕阳〉栏目,专家评委会主任委员。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华台北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院副院长,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北京市公安文联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兼职教授,首都艺术家协会黎晶朗诵艺术团艺术总顾问。
黎晶原任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在文联工作期间,在海峡两岸出版长期小说三部,《殉猎》丶《柳根》、《第一枪》三部长篇小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长书天地"栏目播出,以《信访局长》、《男儿河》为代表的十几部中篇官场小说;出版发行了《拥抱海浪》、《荒原劲草》两部诗歌集;由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心中的河被评为北京市政府奖;还出版了歌曲专辑和四部书画专著等;在北京、大连、海口、衡水、承徳、正定等十次书画展,在四所大学及部队举办六次诗歌朗诵专场。(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