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的 韵 味
陈湘斐
在岁月喧嚣中行走的尘埃里-,人们总带着疲惫无奈的神情目视着季节的更换,有些人却厌恶久雨无晴,可在寒冷的冬天,大多数人又钟情于漫天飞雪。
四季,在一半明媚一半薄凉中碾转,时光,在寂静喧闹中丰盈。秋后的深冬,却是梅雪相映的争艳季节,那种冰花晶莹的温情,是诗人眼里最美的诗,尽管覆上了苍凉寂静的味道,在大美的自然里,单一的颜色,大地、山川是天然浑成一块巧夺天工的白玉,也是冬天最完美的落笔。
我出生在腊月,我的人生有如严冬里的画面富有传奇色彩。因为我喜欢千里飞雪,万里狼烟,滴水成冰的景象。记得十二岁那年,新宁县人在严寒酷冰的恶劣天气中艰难地度过了四十多天,当时农村贫穷落后,除了柴火取暖,已无其它取暖途径,四十多天,整个新宁己是冰雕林立,满山遍野,屋前屋后都挂满串串珍珠冰帘,大地像一块望不到边的琤琤白玉,人们三五成群地在雪地里欢天喜地奔腾与跳跃,那是唯一的取暖方法。时隔四十多年,每到深冬,那副画面仍在记忆里再现。
雪有益于农事,在那个农业科技落后的年代,农业生产虫害严重,来年的收成几乎由严冬的雪下多久来决定,因为冰雪压制虫害,所谓“瑞雪兆丰年”。改革开放后,我的家乡有时严冬也不下雪了,曾经的”一纸素笺抒情怀,浅写寒冬梅傲雪”的心境也跌入了低谷。
时下的家乡已入深冬,却在寒雨和暖阳中沉默寡言,而我望着远山的寒松几许愁思,几许百结,梅花的幽香依旧扑面而来,寒风轻轻地吻着我的脸颊,仿佛那狂欢的飞雪又飘飞在我眼前,让我沉浸在梦幻般的冬天里。
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再也找不到冬日的温情。现在的村民们住楼房,开小车,而街坊邻居却很生疏。如果再来一场四十多天的冰雪,肯定见不到四十多年的那场冰雪天的场景。
回想在我对文学的执念里,常怀”寒风刺骨孕春天,露珠润技吐新芽”的心境赌注着一生,如今头上的青丝已成冰霜,却随了暗香的经年。我的写作生涯也在过去一场场白雪里,虽已落下文字的痕迹,可是仍旧无法在自己的诗行里留住墨里青寂的韵脚。
伫立回忆的长廊,唯有在严冬那些错落的景致绚烂了我的心绪,曾经许多遗失的情感也居无所依,那一段段定格在光阴里的故事,纵情岁月的风景也渐次斑驳。
我喜欢冬天的洁净,晶莹的白雪掩盖了喧嚣的浮华,让心不染尘埃,通透风雅。我喜欢在冬的辽阔间去放逐心情,更喜欢在冬的包容里看万物安然。冬天让人敬畏,在冰雪中能看到一树树琼花无畏寒风的傲然,依旧挺拨伟岸,严冬虽给万物处于生与死的边缘,但只要不做温室的兰花,逾越严冬后就是春天。
2019.12.28新宁
作者简介:
陈湘斐,湖南省新宁县人,汉族,曾用名陈巍巍,笔名寒露,天生偏爱文学,作品散见《历史网》《世界作家园林》《环球文萃》等文学刊物,获全国《现代好诗词》2018——2019跨年评选大赛三等奖,荣登2019年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化使者、文化学者之榜,《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获2019年全国首届“木兰杯”诗词大赛最美诗人奖,发表文作百余篇,励志好学,把青春的热血挥洒在文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