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是一种境界
文 /夏牧
重翻《红楼梦》,读到尤三姐,想起美。美,是一种外表,也是一种内涵。美,是一种怡然,也一种心悦。美,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实质,一种境界。向往美,追求美,于常人而言,是心之所想,也是行之所为。没有人不喜欢美,更没有人会拒绝美。即如旧时功能已然丧失的伴伴之太监,也暗里私娶美女,以图精神享受。

但真正的美,不是这般追求,更不是这般所拥有的。这种追求和拥有,不是正常的拥有美,而是对美的无情掠夺和摧残,是肉身和精神的双重摧残,使之失去美的存在意义。美,固然是人和物,包括风景名胜的属性,但又不单是指人指物和风景。从美学角度看,美的概念很宽很广,不仅涉及人、物和景观等有形的方面,也涉及精神和文字等无形的方面。有形的美随处可见,而无形的美难以塑创。
我们往往欣赏自自然界的美,这是一种赏心悦目。自然界的美,是上天所造就。如海南的椰子树,亭亭玉立的是一种美,而歪斜着的也同样是一种美,更容易使人联想到造型生姿美,即如舞蹈演员那劈腿斜倾的形体美。而生活中文字中的美,则是人为造就,是人的意念和行为的浑然天成。但这类本能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美,常常在不经意中生成和显现,往往难以捕捉和发现,甚至会被人为扼杀了。如《红楼梦》中尤三姐生的美丽生性自洁,可谓玉洁冰心,但被生性多疑的柳湘莲用世俗眼光所怀疑,导致性情刚烈的尤三姐悬梁自尽。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包括自然的,也包括人为的创造性的。天生丽质是美、天然成景也是美,刀下雕刻是美、文字成章也是美,毫无感觉的黑布缀花是美,让残根雕琢造型而化腐朽为神奇也是美,包括网络文学劲旅中华文学原创基地《都市头条》群的作品也是一种美,尽管并不能全部称作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的是天生丽质的美,而创造性的则是附加值性的美,同样是美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人体修面或整形,尽管是人为干预的美,但你不能否定它也是一种美。

不妨说说头条编辑作品美的问题。这是一个再创作美的过程。好的美编,首先应重审题,以弄清诗文的文字和精隨,然后选择相匹配的图片和音乐,以挖掘诗文美的底蕴,增加可视可闻性,以图文并茂营造赏心悦目的效果。其次是形式美,这包括字体的饱满度和清晰度。开始的作品编辑,使用的是简黑字体,这适应了初始读者一般的欣赏所求。但随着加粗加黑体文字的引入,这简黑体便相形见绌了。而加粗的黑体字则显得饱满并且清晰,且美誉度明显提升。这便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之美,是美编者执着于探索、尝试和实践的结果。
审美,是读者的希冀,更是编者的追求,是创造美的永恒主题。探索和创新,是审美不断前进的脚步。每一个美编的印记,都铭刻着创美者艰辛和汗水的付出。创美,于编者可能是一种艰辛,而于读者却是一种心悦。即如我,看到加粗加黑的文字便生心悦。这不仅是清晰,且是文字有饱满感。如同一白遮三丑一样,看到加粗加黑的诗文,首先心理上多了一分亲近感,这便是心悦的力量。创造性的美是智慧,也是劳动者的付出,是一种劳心和劳力的结晶,是精神的境界。

境界的创造,不仅是时间的付出,更是脑智的肇发,是真善美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创造性的美更具价值观。譬如,一首好的作品,需要把图片、文字和音乐与作品完美融合,使之形成完美的整体,往往要消费编辑者的宝贵时间和心血。所以,这种美编基础上的再创作,更使人敬畏和心悦。因为这般心悦,总是建立在编者的艰辛付出中。所以向善于探索并创新的编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