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饺子的故事
文/草根达人
冬至,家家户户吃饺子,传承的习俗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饺子,有着美的愿望,团团圆圆顺意,有着美的寓意,以各种馅的谐音为祝福,也有着“娇耳”的出处。
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张仲景,常在大堂献医术,后来干脆辞官返乡,为民治病疾。当时,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凄苦,许多人耳冻烂了,无钱医治。
时至冬至,令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建医棚,支上大铁锅,把羊肉与药材一锅同煮,尔后捞出,切成碎块,用面包成耳朵模样的“娇耳”,分给来求医的百姓布衣。
“驱寒汤”,喝了浑身充满暖意,两耳热乎乎,治好了冻耳,万民不胜感激。后人学“娇耳”的样子,包成好吃的食物,也叫“饺子”。
冬至饺子,有着纪念意义,后人给了张仲景医圣的荣誉。退时救民,进时救世,不能为良官,当可为良医,《伤寒杂病论》,至今为中医名著,冬至吃水饺,不能忘却的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周培达,网名,草根达人,青岛人氏。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凭。曾戎马生涯十几载,风风雨雨度平生,从事过多种职业,最后入警。近年来已有多篇诗歌在公众号、网刊、都市头条发表。热爱大自然,见景生情,淡笔抒怀,落入笔端,香染素笺,花鸟、草虫、山水、树木皆为友。且行且悟道,且行且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