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进校园”活动走进黄陂前川三中
2019年12月18日下午,黄陂诗词楹联学会“诗词进校园”活动在黄陂前川三中修远楼举行。前川三中七年级师生全程聆听了由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吴江涛老师主讲的中华诗词讲座。

出席此次活动的人员有:前川三中校长孙章辉等;黄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周梦龙,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潘安兴、吴江涛、宋志清、郭建斌。

会议开始,孙校长发表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性,同时对黄陂诗词楹联学会“诗词进校园”活动走进前川三中表示欢迎!孙校长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读诗写诗既能陶冶性情,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文学素养。诗词文化的内容之深,范围之广不是几节课所能够体会的。”孙校长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提高学生诗词鉴赏和创作水平、弘扬传统道德,增强文学审美能力,今后会与黄陂诗词楹联学会长期合作,把“诗词进校园”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周会长代表黄陂诗词楹联学会,感谢学校领导和师生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他说“诗词进校园”活动,从大处着眼,是国家的号召,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粹存亡的大事。我们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是要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小处着眼,是为了彻底改变黄陂诗联在传承上,在诗教上存在严重青黄不接的现象。黄陂地区自古以来诗词艺术家,诗词理论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各领风骚。遗憾的是近十几年来,许多曾经活跃在教育界颇有名气的老先生先后过世,致使黄陂诗联在诗词文化的传承上,特别在诗教方面留下了空白。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了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我们黄陂诗词楹联学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黄陂诗联楹联学会一定要按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要求,通过一系列“诗词进校园”活动,坚持数年希望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成长一批有影响力的诗词楹联作家和诗词理论家。在我们的学生中培养一批批诗联爱好者,使他们将来成为各级诗联组织的会员和骨干,使黄陂诗词文化真正做到后继有人。
我们黄陂诗联楹联学会有优秀的诗词教师,有前辈诗词艺术家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几十年来诗词文化的积累,有广大会员和诗友的相助,特别是有相关部门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今天,我们到前川三中举办“诗词进校园”活动,只是此项活动的第一站,也可以说是启动仪式。作为黄陂诗词楹联学会,我们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重点是配合各个学校做好诗教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切切实实做好诗词文化和业务的辅导工作,为校方营造诗词学习和创作的平台。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今后,我们不仅要诗词进校园,还要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

吴江涛老师是这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他花了几天的时间认真备课,他的夫人也为他这次活动做PPT课件,几天没有好好休息。更令人感动的是,吴江涛老师还为学生们买了不少书籍,跟学生互动时,作为赠品奖给同学们。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几十年风雨历程,正因为有象吴江涛老师这样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只图奉献,一心为黄陂诗词文化作贡献的文化义工,黄陂诗词楹联学会才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借此机会,向吴江涛老师及黄陂诗联文化义工们致敬!

吴江涛老师讲授程颢的诗《春日偶成》

师生聚精会神听吴江涛老师讲课



学生回答吴江涛老师的提问

学生们请吴江涛老师签名留念

吴江涛老师认真书写签名留念

学生们等候吴江涛老师签名留念
参加前川三中诗词进校园活动有感口占一首
宋志清
修远楼中文运熙,青春洋溢满梅枝。
窗前寒雨微吟对,毕竟人间要好诗!

有感诗词进校园
郭建斌
诗词学会校园忙,吴老师传美韵章。
雏凤龙驹风采盛,三坟五典万年长。

黄陂诗联到前川三中诗教活动圆满成功有祝
小蝶
寒雨前川梅蕊开,吟情浓郁不需猜。
人如问我何如此?修远楼中诗意嵬。
诗词进校园活动有感(新韵)
郭艾英
华夏文明渊远长,诗词更是不寻常。
传承宣讲为学校,培育新人再起航。
学会老师提兴趣,三中雏凤暖心房。
豪情激荡千堆雪,报效囯家智力强。

黄陂诗联到前川三中诗教活动圆满成功有祝
东南闲客
烟雨朦胧滠水河,吴师侃侃讲诗歌。
丹山雏凤争高翅,经典传承后俊多。

黄陂诗联到前川三中诗教活动圆满成功有祝
李帆
莫道今朝雨气凉,诗词学会彩旌扬。
吴师口吐莲花妙,修远楼中韵语香。

图片摄影:段木森
诗词与人生
——在黄陂前川三中的讲课
吴江涛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窗外是冬天,但我一来到前川三中却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一下子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十六岁,多么美好的花季啊!今天,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学习你们的朝气蓬勃,学习你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你们标准的普通话。我是典型的黄陂普通话——“黄普”,但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讲课,大家都说好听。
我们的家乡——黄陂,是诗人之乡。古有程颢、程颐,今有绿原、彭邦桢、曾卓、二王——王士毅、王齐孙先生,都是杰出的诗人。同学们,《千家诗》读过吗?第一首就是我们黄陂人写的,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词进校园,提倡经典阅读。大家都知道,如果天天吃麦当劳,身体将会变得虚胖。如果一个人只看网络文学,心灵将变得荒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必须攀登民族及全人类的精神高峰,才可能有“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少年时代的阅读、积累,至关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无诗书品味差。我认为经典阅读,最方便的法门是从中华诗词入门。诗词使人生美丽。诗词对于人生的一项基本作用是感悟人生。人生是美好的,我们在品味古典诗文中,可以时刻感受到这一点。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写少女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荡舟野游,写得多么有情趣啊。“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尝记:曾经记得。一个十五岁的女生,在当时能够与闺蜜一起出去划船,真是天大的幸福。天快黑了,人沉醉了,小船误入荷花丛中,多么害怕呀,忽然一群鸥鹭惊飞四散,又是多么令人欣喜呀。这是诗人少女时代刻骨铭心的回忆。以后人生无论多么坎坷,只要心中想起这一段往事,一定会得到许多的安慰,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将往事、细节,定格于永恒。
诗让我回到美好的童年——黄陂县枣林大队吴家大湾。我们的村庄有一条母亲河——滠水河。我们夏天在河里游泳,多么快乐。游泳归来,写了一首七绝,题目是《游泳馀兴》:“醉卧沙滩瘦水波,腰间犹系野藤萝。归来飒飒心胸朗,一路春风一路歌。”
诗词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当我们朗诵毛泽东诗词,心胸会为之激荡。春天,我们背诵《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我们感受到红军的英雄气概;夏天,我们朗诵《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椿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神奇之笔,令人激动。诗人既为长江之宏伟气势高歌,又构画了“高峡出平湖”的光辉未来,令人振奋。我尤其敬佩诗人那种伟大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当我在追寻理想的征途上,遇到困难时,我的心中就会响起这首壮词,激励我奋进。秋天,我们背诵《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同学们,这正是大家今日之写照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希望大家从小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冬天,我们背诵《沁园春·雪》:“北国风光……”诗人者,赤子也。毛泽东诗词作品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帮我们建立价值系统。诗词境界具有的超越性使我们从平淡的日常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诗词借助于善,借助于理想、人性,使自己变得纯洁、崇高。从而是由撼动人心、净化灵魂、移风易俗的力量。
学习中华诗词,可以使人激情飞扬,志向高远。通过音乐的语言去认识美。诗词像鼠标,点击之,就会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连通诗人的心灵。借助古贤,我们可以感受天地之美,在生活中发现无言之美。当我们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出了项羽的人格魅力,我们就会眼前一亮,当我们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才会在别人去吃成都火锅时,独自一人跑到武侯祠去瞻仰、去凭吊。
当我们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才会在欣赏瀑布时,不只会说:“壮观!”当我们到东湖边,看到荷叶刚冒尖,我们就会想到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盛夏时,我们就会吟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时,我们就会记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当我们游双凤亭,二程书院时,“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就知道古人怎样体会圣人心境,怎样享受道义学问的快乐。同学们,“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我们应该知道,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地球之上。当春天夜晚,忽然下起了一场绵绵细雨,我们就会想起杜甫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陆游也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小楼一夜听春风,深巷明朝卖杏花。”李清照在吟唱:“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使我们感受到春雨的美,人生的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奋斗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