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种子的理想是发芽
幼苗的理想是开花
花朵的理想是结果
果实的理想是甜蜜
甜蜜的理想是赞美
赞美的理想是别人的快乐
2019年11月30日
陷阱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通向阱口的
往往是一条
铺满鲜花的路
2000年2月
点评:
现实生活中,当你觉得有便宜可佔的时候,你应该想到是否有上当的可能。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迎宾小姐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剪下人生中的花季
张贴在酒楼宾馆的大门
2001年12月
点评;
花季是短暂的,当花儿枯萎的时候,老板就要更换门庭了。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瀑(一)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别夸我胆子大
我也是身不由己呀!
1999年5月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瀑(二)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一落千丈
也是一道绝妙的风景
1999年5月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瀑(三)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回归大海的心情过于急切
冒险选择一条捷径
没有一落千丈的遗憾
浩浩荡荡高歌猛进
2019年12月9日
瀑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江河一旦站立起来
人们的目光
就变成仰视了
浅析:
第一句“江河一旦站立起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大瀑布的壮美。后面两行“人们的目光/就变成仰视了”,写人们观瀑的情景。由于有江河的站立(喻地位的改变),才有人们目光的仰视(喻态度的变化),道出人生哲理。
《瀑》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咏一物必须是此物;第二是咏一物不能止于此物,也就是说咏物的同时,还须寄托自己的情感,这样诗才有味道,否则犹如嚼蜡。
尽管此诗有了言外意,但还不能算佳作,除第一行“江河一旦站立起来”是用形象说话外,其余两行都是叙述的语言表达,虽然有“仰视"一词的暗示,但还是觉得不夠精采。假如将此诗换一种写法,把江河擬人化,意境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瀑
不满足浩浩荡荡东流去
干脆 站立起来
让人们仰视我!
我认为这首比前一首灵动得多,虽然说“诗无达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不等于诗就没有标准了。其实,深究起来,诗的优劣,相差甚远。
2019年12月14日
辘轳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松绑不是给你自由
别人成功了
绳索又缠在你身上
1999年3月
点评:
辘轳不知道,松绑时绳索的另一端仍套在它身上。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推磨的驴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走一辈子的路
重复着一个圆的轨迹
1999年4月
点评:
其实驴也並非不想走自己的路,只因受束缚才走不出那个圈。诗贵有贴切的意象呈现,含蓄有味也源于此。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瞎眼的勺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锅里没有了
碗里没有了
盆里、勺里盛满了
199年8月
点评:
锅、碗、盆、勺各有不同的指向,读此诗使人想到某些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企业。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角落
老来有诗名(曾吉林)
我真的不明白
为什么总爱把我
与阴暗连在一起
1999年9月
点评:
並非角落就一定阴暗,怪就怪阳光没有关照它。
选自诗集《瞎眼的勺》
作者简介
曾吉林,男,笔名老来有诗名。1939年生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1959年重庆七中高中毕业,考入涪陵师专中文系,1961年该校停办后回家待业。曾做过临时工,砖瓦匠,养路工,退休后学习写诗,已出版诗集《瞎眼的勺》,《我是一条小溪》,《草根之歌》, 得到诸多名家赞赏。有人劝我把那些溢美之词织一件华丽的外衣, 包装自己,被我拒绝。我要用作品说话,群众的掌声才是最动听的音乐。2014年12月9日1 5点48分央视12频道夕阳红栏目《老来有诗名》报道了作者的诗歌生涯, 该书被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南岸区档案馆收藏。
投稿头条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滨州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