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慈悲}文/和权
一抹微笑
撫慰了蒼生
何曾 有人
輕聲安慰過菩薩

墨花开处心花开
——赏析诗人和权的《慈悲》
文/段梅子
诗人和权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然,他的名气有他的才华做担当,特别是他的短诗,到了惜墨如金的程度,其诗的意境和哲理性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常常我也在自问与反问,一首好诗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个人以为,不论诗写技巧如何,最起码的是一首好诗从任何角度审视,必闪烁人性的光辉,必跳出小我,必以怜悯苍生之心看世间万象。
《慈悲》一诗以理性的胸怀在告诉我们,第一,感恩之心。取舍应有度,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当你一味索取的时候,可曾想到过付出?第二,菩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俗语不俗,倘若每个人都修善缘、行善道、做善事,这个社会岂不是和合祥瑞?!第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你在抱怨世事无常之时,别人的处境也许比你更难,谁的人生不是长途跋涉的过程?只是你看不到笑容背后辛酸的泪滴。互相搀扶着前行,抱团取暖!
从最平常的事物着墨,是诗人和权常用的诗写手法,“一抹微笑/抚慰了苍生”,这是尽人皆知的客观事实,看似波澜不惊,但接下来的字句重击着每个人的心,“何曾/有人/轻声安慰过菩萨”,是啊,菩萨面前,我们求财求运求脱离苦海,何曾想到过菩萨的感受?莫说我们帮不了菩萨,哪怕一句安慰的话,我们何曾说过?!读到此,无比汗颜啊!
每个人的文字都折射着自我的人性之光。这首小诗两小节、二十个字,其简洁、凝炼的程度自不必说,所带给人的感悟与启迪是深刻的。是诗人的诗写手法高妙吗?也是也不是,没有独立思维与独立见解的诗人绝对不是好诗人。
你文字的样子就是你思想的样子!

和權,原名陳和權,生於菲律賓,著有詩集《橘子的話》、《落曰藥丸》、《眼中的燈》(菲、中、英三語詩集)等十七冊。多次榮獲海內外重要詩獎。二O一二年,榮獲菲律賓詩聖描轆沓斯文學獎,該獎為菲國最高文學獎,亦為終身成就獎。

段梅子,原名段梅芹,喜简宁清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