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朝天椒——
纸上谈兵
曾宪华
临近中午,“……我看了你们坝上挖的干田,每条沟里都有积水,且沟不直,如猪大肠一般。按县上对南门坝干田沟的要求是沟深,底平,无积水,笔杆直……”
未等西农毕业,刚分到农业局的驻队技术员张奎滔滔不绝下去,“张技术员,打住。”
见有人打岔,张奎便停了下来,目光左右环视了坐在田坎上和田里的人们,“是谁在说呢?”
打岔的人霍地站起身,并自报了家门,“我叫张福来,今年62岁,自16岁给地主当长工算起,已种了46年的田土。这南门坝上块田和下块相差不到一尺高,十多丈的干田沟,要做到无积水,恐怕泥水匠大师傅用水平尺都无法做到。再有一条干田沟要求笔杆直,到底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多打粮。瞎扯蛋,又把58年包谷尖对尖,叶对叶那套拿出来了……”
未等张福来牢骚下去,带队的工作组李组长,打了手式,并拉开了嗓门,“张福来,请注意你的言辞。南门坝作为干田示范片,是县上定的,必须一丝不苟地为全县做好示范……大寨人能三战狼窝掌,而我们江城人就不直一条干田沟吗?”李组长抬腕看了表,“十二点都过了,社员们还要回家做饭。小张,你把下午栽油菜,点麦子的注意事项简单讲一下。”
张奎用手扶理了油光光的头发,红着脸,“……其实我刚才讲的是上面的要求,一点盐醋没加。下面我讲下栽油菜,点麦子的注意事项,油菜的行距为70公分,窝距30公分,每窝三根菜秧,菜秧按大与大,小与小配搭。麦子五尺开厢打8行,窝距一米打七窝,每窝8——10粒麦种……”
“也,锄头都是4寸宽,要在五尺的白蟮泥上打8行,不是一般的难啰。”……未等张奎说下去,人们就窃窃私语起来。
李组长再次打了手式和拉开了嗓门,“安静,安静,大家多坐一会,听小张技术员把下栽油菜,点麦子的注意事项讲完。”
下午,张奎与李组长和另一名工作组的同志,拿起标有尺寸的竹杆和卷尺,到干田量尺寸和数麦子窝数。经测和数,没有一人打的麦子窝合格。
张奎对着李组长的耳朵,“李组长,你看咋办?”
李组长扔了烟头,“还能咋办,既然要不得,就推了重新打过。”
在李组长和张奎等监督下,多数社员推了已打好麦子窝。见张福来未推已打好的麦子窝,而是坐在锄把上“叭达,叭达”抽烟子烟。
李组长走到张福来面前,板起面孔,“张福来,你怎么不推了重打呢?”
张福来不服气地,“我打好了的,推啥子嘛。”随后提高了嗓门,“哦,大家听到起,既然张技术员说我们打的麦子窝要不得,就让张技术员打两丈田的麦子窝,我们照着他的样子打,大家说要得不?”
“要得。”未推麦子窝的社员异口同声地吼道。顿时,已推和未推麦子窝的社员纷纷围到李组长和张奎面前。
张奎“这,这”之后,便无语了。
李组长拍了张奎的肩膀,“小张,要不你就打几窝给他们做示范吧!”
张奎挠着后脑勺,涨红了脸,“李组长,我高中毕业后,就被推荐上大学,其实我一点农活都不会干……”
“搁老子又遇到一个纸上谈兵的。”“硬还是老母猪打架,使嘴得行。”……未等张奎说下去,社员们就七嘴八舌起来。
在下面指栽油菜的龙队长,听到闹声后,就赶紧跑到麦田,将李组长拍到一边,“李组长,只要出入不大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嘛……”
李组长划燃火柴点上龙队长递的“川叶”香烟,认真地,“龙队长,既然是示范就必须按要求办,没有二话可讲。”
龙队长皱紧眉头,“这,这,打好了又推,重打也达不要求,咋办?季节可不等人啰。”
李组长拍了龙队长的肩膀,“龙队长,你放心,我与小张马上去公社汇这里的实际情况,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
公社的解决办法是,找铁业社定打了长10公分,宽5公分的小锄头(如现在栽花用的一般)500把,分发给做示范的八个生产队。
纸上谈兵事件发生后,张奎因一点不懂农活,被调回农业局处理文案杂务,张福来因顶撞工作组和带头喧闹,被送进公社学习班。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