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十首 武夷山组诗
一、天游峰
天上人间一脉连,葱茏山色似琅嬛。
奇岩秀木多名胜,只见清泉泻岭峦。
注释与说明
1、天游峰介绍: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之六曲溪北,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是纵览武夷群峰,俯瞰九曲全景的理想胜地。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露之时,峰巅的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宛如置身于仙境,遨游于天宫,故名"天游"。
2、琅嬛:天帝藏书之处。引申为天堂。
二、大王峰
赤身铜甲绿王冠,破壁开石引碧泉。
九转溪流隔玉女,望穿两眼恨无缘。
注释与说明:
1、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天柱峰。位于万年宫西侧,雄跨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
2、传说大王带领民众破壁开石引来了九曲清溪水。
3、传说大王与玉女相恋,但只能隔水相望。
三、玉女峰
水映娇姿少女临,秋波脉脉总含春。
若非铁板从中梗,早献大王拥玉身。
注释与说明:
1、玉女峰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峰高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岩壁秀润光洁,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
2、传说大王与玉女相恋,但被铁板峰横亘中间,使他俩只能隔水相望。
四、九曲溪
绕峰围岭贯清流,九转回肠绿缎绸。
一溜竹排漂水面,欢声笑语尽情游。
注释与说明:
1、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曲,到武夷宫前汇于崇溪。
2、九曲溪萦回曲折,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这“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溪光山色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
五、大红袍
石骨嶙峋列险峰,红袍茶树长隈中。
九龙窠内名扬外,常送清香入帝宫。
注释与说明:
1、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被指定为御茶。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
2、隈:山水转弯的地方。
六、九曲溪悬棺
溪畔危岩半壁间,洞穴濒水置悬棺。
青铜文化留遗迹,疑似商周龟木盘。
注释与说明:
武夷山地区的悬棺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青铜器文化时期和春秋、战国之物。发现悬棺的随葬品多为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
七、武夷精舍
隐屏峰麓九曲旁,朱子精心建院房。
倡导学风勤教育,书声朗朗自芸窗。
注释与说明:
1、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
2、朱子,即朱熹。
3、芸窗,指学堂。
八、晒布岩
白帛千尺晾高台,缕缕丝丝仙掌裁。
大雨天时仰头望,百条泉瀑飞下来。
注释与说明:
晒布岩的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故晒布岩又称“仙掌峰”。
九、隐屏峰
棱方四正隐屏峰,险峻攀爬足手行。
凤肋龙筋曲小道,云烟缭绕胜南溟。
注释与说明:
1、隐屏峰:隐屏峰因其隐藏在林渊深处,云雾迷朦,峭拔千寻,直上直下,方正如屏而得名。
2、南溟:即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的南溟洞。在隐屏峰上。亦叫南溟靖。“溟”即“海”,意即南海仙境。
十、胡麻涧
胡麻涧水几潆洄,银瀑雪花峰顶飞。
隶篆草行诗竞秀,雕琢镌刻字争辉。
注释与说明:
胡麻涧:位于天游峰上的东壁,是雪花泉的源头。涧水两侧峭崖夹峙,连绵约一百米,有30多方各种书法艺术的历代岩刻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