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好儿
古诗词审稿/枫林醉·戴国粱·胡学华·颜远振·汉屋·返璞归真·兰台·开心果
现代诗审稿/厉承玉:东东:萧敏:刘宁:霍禹甬:风摆柳

文人的骨气
作者/乔盛
文人的骨气,一般指文人的道德和精神。在古代,看一个文人有没有崇高道德主要是看其有没有骨气。
骨气,折射出道德的光芒,映衬着精神的本质。为坚持正义,宁愿站着死,不求跪着生。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不与邪恶为伍。走的端,行的正,是非分明。那怕穷困潦倒,也不要不义之财。堂堂正正做人,清正廉洁立世。
现代文人的骨气,也多指有关道德的含义。一个文人没有良好的骨气,实际上就是没有高尚的道德,人品出了问题。是非不分,真假不辨。在丑恶面前,歌功颂德,助纣为虐,没有一点儿做人的正义立场。东风大了随东风,西风大了随西风,两面三刀,挑拔离间,丧失了一个文人应有的品德。这样的文人在战争年代,很可能是叛徒。
骨气,文人的立世之本,做人之德。坐有坐像,站有站样。说话作文,处世办事,应坚持原则,坚持操守,坚持品行。
不能为了私利,昧着良心,胡说瞎写。在善者面前逞强,在恶者面前示弱。处世公道,办事公平,文风端正,态度和蔼,是文人的又一骨气。



作者简历
乔盛:笔名寒风、林木,陕西省神木市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地方担任过副县长,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资深编辑记者、研究员、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儿女的壮歌》、散文集《黄土地上的美男俊女》、《割不断的故土柔情》、《红山丹》、《黄河长城的绝唱》、《大美河山》上下卷:《女人的西部世界》、《男人的东部王国》、诗歌集《长江军魂的丰碑》、《滚滚江河唱英雄》、《共产主义万岁》、《假如我当省委书记》、报告文学集《战争岁月》、《我的青少儿时代》、理论著作《一个记者与作家看世界》、《西部大开发》、《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治国论》、电视剧《大漠落日圆》等文稿一千多万字。中国作家第七次、第九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提出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论”,创立以信天游为主旋律的“诗哲性伦派文学流派”。其理论著作《治国论》、《领导论》、《干部论》、《人才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机制格局以及发展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