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
———红尘百悟之系列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大浪淘沙》。影片讲述的是1925年,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在去济南途中救起了逃婚的余宏奎,他们四人结拜成兄弟一同进了山东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们在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的启发教导下,开始接触革命活动。革命高潮到来,靳恭绶等和女同学谢辉、刘芬则赶到武昌,投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余洪奎投靠了国民党参议薛健白;杨如宽参加了北伐宣传队;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余洪奎潜往长沙策反,余企图利用顾达明的忠厚摸清共产党的情况,遭到斥责。“马日事变”爆发,反动分子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薛更指使余洪奎杀害了赵锦章。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恭绶、顾达明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大革命浪潮的严峻考验。杨如宽则在北伐失败后当了逃兵。同年7月,革命力量向农村转移,余洪奎与反动分子拦路截击,靳、顾亲手将余洪奎击毙,并跟随革命队伍,加入了秋收起义的行列。也就是说这兄弟四人,在时代的浪淘下,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两人成了革命者,一人成了逃兵,一人成了叛徒。
我身边似乎也有《大浪淘沙》的故事。十年前,某县组织一个五人学习考察组去扬州等地考察鹅业生产。带队的是组织部长龚某人。考察团成员袁某人、靳某人、李某人均是乡镇党委书记,孙某人是县鹅业生产办公室人员。他们一行详细考察了扬州、高邮等地的鹅业生产,撰写了考察报告,为县里出台鹅业生产意见,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有益的建议。尤其是李某、袁谋、靳某,带头在本乡镇发展鹅业生产,为全县的鹅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体制内,他们干得风生水起,飞黄腾达。不久,龚某人调任邻县任常务副县长,袁某人先任县财政局长,不久又升任县政协副主席,李某人升任县城乡建设局长,靳某人升任县发改委主任,只有孙某人,人穷貌丑,怀才不够,原地踏步多年,后来去了一个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的地方担任副主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龚某人因小偷在他办公室偷窃60万元,案发受牵连,最后以受贿罪判三年零六个月,袁某人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李某人因违纪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降为副科;靳某人也因涉嫌违纪违法,目前仍被关押。只有孙某人还在每天夹个自行车,优哉游哉,有时信笔涂鸦,有时去找一下诗和远方。
这事想起来就教人感叹。
其实,教人感叹的还有一个朋友。就在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警示教育会,我在台下,正襟危坐地被警示,而在台上声泪俱下警示我的,正是我的朋友,原县商务局副局长韩某人。韩某人和我一样,都是农村出来的,靠读书才改变了命运。但在时代的大潮下,他迷失了自我,随波逐流,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150多万。我的朋友文采飞扬,就连警示我们的陈述都非常有文采,妙语连珠,诗意盎然,令人感动,让我自愧不如。然而,再好的文采,也换不来已经远去的自由和尊严。想一想我们当年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通过奋斗,通过打拼,好不容易才混了个科级干部,如今上有老下有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正需努力,可他却要到监狱面壁思过,岂不教人感叹。
都说是世事无常,然而,这样的无常是不是怨世事?凡因必有果,凡果必有因,这几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古人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陈毅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佛教上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看来有些无常,真的不怨世事,乃是怨我们自己。
我总觉得,时代是多情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她总是挟裹着我们前进。时代也是无情的,你不合拍,不紧跟,不守规矩,她又随时将你抛弃。时代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是做一粒“金子”还是做一粒“沙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的信念,取决你的选择,取决于你的修为。要是不想被时代的大浪淘掉,那就最好别做一粒“沙子”。
末了,随便说一下,上面提到的那个孙某人其实就是在下。呵呵,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