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冬十一首
文/董文海
(一)
己亥立冬感言
(平水·下十一尤)
冬韵阑珊送晚秋,铅封寰宇众生休。
梅花赤印钤琼甸,冰雪宣笺绘玉丘。
猪贵薄嚢须食素,血高胖腹恰消油。
清茶粝饭熬寒节,权借诗书别味酬。

(二)
入 冬 初 雪
(平水·四支)
苍穹顷刻舞游丝,一领银袍遍地披。
久别琼珠亲故土,逆时梨蕊续残枝。
天龙败甲纷繁谢,织女神梭妙曼驰。
冬帝玄冥仪仗遣,冰封伊始壮旌旗。

(三)
再咏初雪
(平水•上十灰)
春花秋月锁瑶台,天女推恩撒素梅。
复始一元扬洁净,重兴七彩去污灾。
东君媚艳须期许,北国风流已展开。
冰走芭蕾凌玉宇,玉雕童话涤尘埃。
注:尾联,是指北方滑冰、滑雪、冰塑和冰雕等多种冰雪活动。

(四)
步香港林峰会长原玉,和《立冬》,致敬北疆边防
(平水•四支)
过季黄花赏已迟,残荆衰蒲尽疏离。
南方屡见蜂寻蕊,北国唯观雪压枝。
铁甲八千巡在坝,玉龙百万斗于斯。
戍边卫士情燃火,怨柳羌音早不吹。

(五)
次韵和思尘先生《初冬》
(平水·十一真)
红消翠萎莫伤神,花信犹于律里询。
塞北雪莲舒酷冷,江南腊蕊竞微津。
岁时四转如歌妙,山水千描比酒醇。
身作三才来访客,炎凉阅尽幸为人。

(六)
冬日咏雪
(平水•下一先)
河封地冻止车船,一夜乾坤锁重铅。
织女纺衣难止杼,玉龙谢甲总盈川。
才媛藉絮留风雅,雄主凭词鼎地天。
谁把六凌当席喻?遍铺素锦孕丰年。

(七)
大雪节,读毛主席《沁园春•雪》
(平水·下十二侵)
雪催激越祖龙吟,独挟冬雷裂石金。
素锦一川联故史,“风流”二字证初心。
生前早铸唐尧梦,身后长留马列针。
圣洁雄词开世 纪,秦皇汉武退千寻。

(八 )
冬至节抒怀
(平水•十三元)
先周历法奉元根,浩瀚年轮复启门。
醇酒消寒沉静气,嫩茶遣兴望重温。
枯荣折转今宵始,炎冷分标子夜存。
喜庆东君重领值,已从三九见春痕。
注:冬至,是周代先民们厘定出的第一个节气。因它是阴阳交替的节点,所以在历代倍受隆崇,认为它是新岁的开端,有“小年”、“亚岁”之称。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九)
数九日,咏《九九消寒图》
(平水•四支)
九九消寒绘一枝,文房憧憬待春时。
图中艳蕊由心造,笔下游丝伴雪驰。
南雁闻香折故里,东风恋酒绕庐篱。
绮繁底色茹寒苦,巧把丹青付哲思。
注:《九九消寒图》,是旧时民众度过三九严寒的一种颇有文化品位的娱乐方式:人们首先打出八十一笔的空心花鸟画或书法草图,从入九这天起,每日添实一笔。九九过完,画则完成,严冬熬过,春天也来到了。

(十)
小 寒
(平水·十四寒)
日月相催入小寒,风霜枉锁翠和丹。
三冬渐至强弓末,八腊将兴旷世欢。
雪化莫愁时久久,春归已望影姗姗。
迎新别旧牵同贺,漫享流程簇锦团。
注:八腊,即腊八节,由周代“八腊之祭”而形成。拉开春节庆典的序幕。

(十一)
大 寒
(平水·下七阳)
大寒本是岁分墙,又待年轮转热凉。
三九严锋成末弩,百花温润蓄初芳。
江南暖水鸭先试,北国清风雁久藏。
一俟春光苏万物,山河款款著新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