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红水河①壮乡赋
祖国南疆兮美丽,物华天宝;神州边壤兮清嘉,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八桂②兮欢歌酣舞;曲雅声甜,两江故事之传薪。铜鼓响,青蛙鸣,隆旷典,祭早春。创世史诗兮纪录,人来何处;悬崖画壁之流连,孰启黎明。五千岁月,布洛陀③兮丰功俯仰;六省河山,古越人之大象峥嵘。
崇山峻岭,世代相居之聚落;绝壑激流,家园作息之种群。绿树葱茏兮拥抱,平畴沃野;碧波荡漾之蜿蜒,老寨古村。啁啾翠鸟,浪漫枝头兮欢唱;灿烂红花,芬芳陌上兮羁人。蜜蜂踊跃,彩蝶缤纷。诗意田园之化境,干栏楼起;画图宅院兮清虚,吊脚柱撑。多姿多彩,最是霓裳之窈窕;玉容玉佩,尤钟淑气兮氤氲。绚彩斑斓之壮锦,宋时四绣;争娇绰约兮山姑,两广头巾。花围兜,黑衣裙,红服饰,香袭人。
稻作农耕兮活化石,非凡创造;梯升水灌之自然渠,杰出运筹。那雷④壮举,世界奇观之龙脊;何等雄姿,人寰胜景兮凤俦。佳节农时兮依序,独呈特色;周期岁稔之循环,更庆欢讴。首祭除虫之蚂,尤崇灭害之貔貅。陇峒庙会,铜鼓咚咚以震谷;舂米元宵,白糖蜜蜜以喂牛。吃饭爱田以叩地,稻魂庇护;打鱼惜水以溯源,石堰维修。蹁跹起舞,特备耕耘之喜悦;热烈寓怀,殷期憧憬于丰收。五色喷香之糯饭,大年美食;合家团聚之佳肴,鲜味满楼。
三月三,结胜游;九月九,尽放喉。歌圩盛会,荟萃青年之男女;心曲畅怀,徜徉合族兮春秋。澎湃山歌之大海,沉浸陶醉;徘徊三姐之仙音,甜美温柔。人山人海,场面空前兮壮阔;花苑花丛,山间旷古之鸿猷。一人领唱,万众和酬。一路唱歌来一路,相逢旧雨;千村结队汇千村,喜缔名流。交朋结友,邂逅良机于千载;示爱传情,绸缪会意于一求。择偶依歌以赠物,终身有信;定情演戏以登台,许愿绣球。抢花炮,碰彩蛋,逐歌王,竞风流。
嗟乎!秦皇一统,别创岭南以构字;汉武包罗,宏利布陀以兴文。海上丝绸之港口,骊珠合浦;云间轨辙之前沿,宝岛重津。煌煌汉典,曾辖越南之大部;炳炳天朝,均包环亚之黎民。瓦氏⑤抗倭于前线,威扬沿海;肖郎⑥举义于金田,名响天京。保家卫国,抗法英雄之热血;革命捐躯,掀天壮士之忠魂。
木兰山樵诗曰:
满城绿树满城歌,未进山乡已入魔。
三姐银屏形象美,五洲金口赞誉多。
东南遥忆皈王化,唐宋曾经播普陀。
文脉长流周际润,千年尔后又如何?
【注释】:
①红水河: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其上游为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下游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因流经红色岩系地区,河水呈红褐色,故名红水河。②八桂:指广西省。③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④那雷:位于大坝镇东南部,南与广东省廉江市清平镇接壤,完整地保留着红墙黑瓦的纯土木杆栏建筑群,被誉为“纯杆栏建筑生态博物馆”。⑤瓦氏:指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她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中,壮族人瓦氏夫人堪称“巾帼英雄第一人”。⑥肖郎:指太平天国肖朝贵。

作者:潘安兴
潘安兴 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出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政府机关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黄陂辞赋学会会长,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作品曾获全国《钰山赋》二等奖。因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的问世被誉为“黄陂首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