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五百多年,苦等取经人搭保驾雷音。听得山下动静,便大喊“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三藏救出悟空后,赐他混名“行者”,二人欢喜上路。此二人西行一路摩擦矛盾不断,却也考验塑造师徒心思真情。
在第十四回中,路上遇到六个毛贼,悟空将六人打死后,唐僧一番理论教导,絮絮叨叨,说悟空“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谁知大圣受不得气,便飞身而去;后得观音相助给大圣戴上一顶金箍,念咒约束,师徒二人重归于好。此一次,矛盾初现,人间善恶有明断,师徒之情有积淀。
在第十五回至二十六回中,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还未使得一半,已收得小白龙、除了黑熊精、恶斗黑风怪,一路除兽杀妖,孙悟空的神通唐僧已深信不疑,虽也收八戒收悟净,总觉得唐僧还是偏爱悟空,一路贫嘴调笑,却也不碍二人不断增长的师徒情。
然,山怪岭精总作祟,似试师徒信与情。尸魔三戏唐三藏,化作貌美女子、老妇人、老公公,欲戏耍徒弟吃唐僧。可怜唐僧肉眼凡胎,加上八戒贪吃好色,从中挑唆撺掇,不信悟空一双火眼金睛下的事实,虽初听得进悟空感恩相报的衷言,最后终究念咒贬徒,驱行者赶悟空,大圣忍气之下噙泪拜别师父,临走还不忘句句叮嘱师弟好生保护师父。此一回,师徒情似断,悟空念师恩,只气不恨。
也或许该是师徒二人恩怨解,这唐僧途经碗子山被黄袍怪掳去,虽被宝象国公主偷偷放走,还应了人家请求,搭救百花羞公主出去。八戒沙僧虽有些本领,却不是那黄袍怪对手,最后唐僧也被变作猛虎关在笼子里,人人尽传“唐僧是个虎精”,八戒只能去找大师兄孙悟空回来救师父。好在悟空虽气却不失真情,急匆匆赶到宝象国,逼走黄袍怪,救回唐僧。师徒释嫌解误,重归于好 ,这情义信任愈重,自不必说。
此后,唐僧全然信任悟空,但也无法改得那耳根子软、慈悲心泛的毛病。前后共历九九八十一难,除去那白骨精,另有红孩儿、银角大王靠扮弱抓唐僧吃他肉的,还有女妖精如蝎子精、老鼠精、玉兔精等想和唐僧成亲的,形形色色的妖魔精怪,都败在了悟空的“哭丧棒”下,玄奘以他执着的信念、痴心不改的取经之路,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应了: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不止一次提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一直念着唐僧救他出五行山的恩。每次唐僧被妖精抓走,在洞里无助地叫“悟空”,以及大圣化作小虫子在唐僧耳边叫“师父”,师父开心回应的时候,总觉得动听又感人。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乌鸡国那一段里,为分辨真假唐僧,悟空让师傅念紧箍咒,真唐僧眉头紧皱不忍心念;在《西游记续集》真假美猴王一集中,也有念紧箍咒试真假猴王的片段,这两段确实感人至深。
用现在的戏说就是,此二人才是“真爱”,“意马”、“心猿”虽在性格上互相矛盾,却又互相迁就包容,都努力克制自身的性格弱点,为取得真经而努力,这正是令我感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