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中國著名詩評家李元洛
賞析和權的詩「某夜」「中秋」
{某夜}
書案上
柔和的
燈光
悄悄釀造一面
平靜的湖
心事
沉下去,化為
一尾游魚
這湖濱
倏地撒出
一張網
俄頃
浪花飛濺中
撈起了
祖國寒寒的
殘月
{中秋}
華僑的月
不是一輪滿月
清冷的
月輝探入,探入
半掩的門窗
鄉愁,赫然在床上
顫抖的手
握住郵寄而來的鄉音
那是老母親疊聲的
呼喚
仰對長天,呀
華僑的月
被窗外一條電話線
分割為兩半
「某夜」實在是一首當代的海外遊子的「靜夜思」,李白寫的是「月光」,和權寫的是「燈光」,李白由如霜的月色而思故鄉,和權由如水的燈光而思故國的月亮,時空變異,內涵自然也有地域與時代的不同,和李白清淺的白描與單純的比喻比較起來,和權的詩具有多重聯想與意象變形,手法當然也屬於現代。新加坡詩人周粲談和權的詩集「橘子的話」,曾寫過一篇題為「鄉愁,赫然在床上」的文章,他説「這裏頭有深沉的委曲,也有濃厚的鄉情」,我想,同是海外華人詩人的周粲,他應該是情同此理而深有會心吧?
中國詩歌中寫中秋明月的好詩不勝枚舉,從和權的「中秋」之月,我們固然可以看到千餘年前李白詠嘆過的明月的餘暉。全詩的外在意象清明,而絕不晦澀,但詩的內藴卻不是一眼見底,而有如月色一樣朦朧朧,引人思索。「鄉愁,赫然在床上」實寫鄉愁而暗寫月光,具象的月光轉位為抽象的鄉愁,「顫抖的手/握住郵寄而來的鄕音/那是老母親疊聲的/呼喚」,具象的可視的信轉位為抽象的訴之於聽覺的「鄕音」,再轉位為更抽象的「呼喚」,內藴是明朗而含蓄的,其意味遠遠勝過正面的淺白的直陳。
一一摘自「寫給繆斯的情書。千島之國的橘香」。(李元洛著)

和權,原名陳和權,生於菲律賓,著有詩集《橘子的話》、《落曰藥丸》、《眼中的燈》(菲、中、英三語詩集)等十七冊。多次榮獲海內外重要詩獎。二O一二年,榮獲菲律賓詩聖描轆沓斯文學獎,該獎為菲國最高文學獎,亦為終身成就獎。
作者簡介:李元洛,湖南長沙人,1960年畢業于北京師大中文系。敎授丶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已在海峽兩岸出版「詩美學」「紅紫芳菲一一詩詞經典導讀」「寫給繆斯的情書一一台港與海外詩歌欣賞」等詩學著作十種,「唐詩之旅」「宋詞之旅」「元曲之旅」等散文著作十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