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之恩
文/续俊林(西安)
光阴如梭,一晃50年过去了。尽管历经沧桑,万事已成过往。却有一件使我印象深刻,心存感恩的事,令我永生难忘。
那是1970年春夏交替的季节,当时我们一起插队的知青们受村委会派遣,随村里的农民一起,作为民工赴宝鸡市斗鸡台工区,参加宝鸡峡水利工程的筑坝劳动。
一进工地,映入眼帘的便是壕沟对面崖壁墙上的一行醒目的大标语。读起来粗犷豪放、荡气回肠 ,真可谓触目惊心!大字约一人多高,标语长约三十多米。上面写的是:肠子挣断眼挣瞎,头发挣成三股叉,不修好宝鸡峡不回家!这样酣畅淋漓地豪放型令人过目难忘的标语让我记了一辈子。然而就这样用大排笔刷写的粗体标语没隔几步又是一条:把眼睛熬成胶窝窝,也不让大坝缺豁豁!多么朴素的口号,这就是农民语言!它简单而直白,明朗而不加修饰,直接就是掏心窝子的话!感动之余就是脚踏实地不惜气力的干活。
每天重复的劳动就是两三个人一辆架子车,在五六十米长的土坡下,用铁锨铲土装满架子车,边装边将黄土拍实,以免拉运时震荡遗漏。一辆辆架子车你追我赶的奋力冲向坝面的坡上,全力掀起架子车,倒下黄土,再有人用耙子拉平,随后由压碾机来回几遍碾过。大坝是依崖而建的,随着坝面越垫越高,坡度也越来越大。一些废弃的土窑洞随着垫高的坝面只剩一米多高了。
一天,我们正在劳动时,突然远处一声闷雷,霎时间大雨点就下来了,我和李建萍同学急忙猫着腰躲进坝面旁不到一人高的半截窑洞里,想躲过这阵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料白茫茫的雨越下越大,夹杂着阵阵电闪响雷的轰鸣声,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此时,大坝上新垫的土还没来得及被压碾机夯实,顿时成了浓稠的泥汤顺四处流淌。突然,我隔着茫茫大雨看到坝面上有几个人影似身着雨衣从远处走过来,像是干部的样子,农民是没有人穿雨衣的,这是我的判断。只见这几个人站在坝面向窑洞里的我们拼命的摇着双手大喊着……,雨声太大了!他们在喊什么,实在听不见。我俩疑惑的对视着,是在叫我们吗?是不是不让我们在窑洞里躲雨?当我俩迟疑地猫着腰从窑洞里走出来,大雨也瞬时下的没那么猛了。我俩跑向这几个人跟前,才看清一共三个人。一个年轻点儿的有些眼熟,这人是公社营区的土方测量员。他边抹着脸上的雨水指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对我们说:“你们太危险了!这是白县长来巡察大坝,看到有人在窑洞里躲雨,把你们喊出来。你们看看那窑洞半截被水泡着,顶上的裂纹口子有多大,太危险了!”当我俩正面面相觑,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闷闷的轰隆一声,随之隔着暴雨看到窑洞竟坍塌了!弥漫的黄土塌下泛起的黄色浓雾瞬时被大雨浇下,没了窑洞的影子。一两分钟啊……!我们刚跑出来仅一两分钟,窑洞就坍塌了!惊魂未定的我俩此时脸色煞白,不知该说什么,浑身不由得颤抖起来。正当我俩惊恐万分,泪水和着雨水在脸上流着,心想多亏白县长喊我们出来躲过一难,否则不堪设想……当回过神来,想到应该谢谢白县长时,那几个人冒着大雨已经急匆匆走远了。我俩就这样呆呆的站在泥泞的雨中大坝上,全身湿透任凭雨水拍打着,莫名的泪水从心底里涌出……。是后怕?是惊恐?是感恩?是万幸?五味杂陈说不清了。只有两行不断涌出的泪水和发冷的身子在雨中颤栗……。
时光流逝,时过境迁,半世纪如弹指间过去了。每当想起韶华那段知青经历,我都暗暗庆幸我们那次遇到的生命中的贵人,在千钧一发之时使我脱离了险境,逃过了一劫。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后来的我了。此恩当永生难忘!
——2019一11一19.
作者简介: 续俊林,石油国企退休。兴趣广泛,自幼喜欢文学阅读, 诗词习作,乐器把玩。 闲暇愉悦心情,丰富退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