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百年的温婉
文/子竹
在我所有的家人、朋友中,我是唯一一个穿旗袍、汉服的,汉服我穿上了之后变得愈加地潇洒飘逸,而旗袍我一穿就穿了二十余年。我的家人、朋友们,都喜欢穿流行服装,而我,自二十余年前起特别是从前两年起,总是一年四季一袭旗袍、汉服。虽然端庄、婉约、潇洒、飘逸,在他们的眼里却总感觉我土土的,他们总是劝我少做条旗袍少买件汉服,买件流行点儿的衣服穿穿,可我总穿着不同款式、不同面料的旗袍、汉服,与他们聚会,还穿着旗袍、汉服工作、生活、会友。我想:我与汉服、旗袍有缘,有着前世不解的缘!前世未了,今生再续。
都说二十岁穿旗袍的女子是心灵美好的女子,三十岁穿旗袍的女子是有风情的女子,四十岁穿旗袍的女子是有故事的女子,我觉得说得太对了!我认为五十岁穿旗袍的女子是有味道的女子,六七十岁穿旗袍的女子是最最幸福的女子。穿旗袍的女子不分年龄,不挑高矮,不太挑胖瘦,穿旗袍的女子微胖的显得珠圆玉润,清瘦的显得飘逸,却挑气质、举止,一定得是温柔、端庄、娴雅。如果爱穿旗袍的女子不但温柔、端庄、娴雅还爱看书、爱做女红、淡泊名利,那这样的女子便是我心里、眼里旗袍女子中最精致、清雅的。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四季父母省吃俭用最多不过四五套衣服,生活习惯邋遢常常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十岁那年在父亲的笔记本上看到了几张抱着琵琶、古筝、箜篌的古代女子,盘着高高的发髻,穿着飘飘洒洒的衣裙,那么地美,让小小的我,第一次想要像她们一样,也穿着飘飘洒洒的衣裙、盘着高高的发髻,潇洒飘逸。十六七岁看琼瑶的小说《婉君》、《六个梦》时才知道曾有着一款三四十年代流行的衣服叫旗袍。虽然还小,已懂得爱美的我。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幻想什么是旗袍,要是我也可以天天穿着旗袍就好了!可是,十岁的我也好,十六七岁的我也罢,飘飘洒洒的衣服与旗袍都只是我年少时光里美丽美丽的梦。虽然长大后的我身材娇小清瘦,穿上汉服和旗袍少了些烟火味儿,却让我翩若惊鸿。
有时,我又会幻想,是那一天,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天,我从远古时代来到了这个年代,不然,为何从小我就极喜欢那些土土的东西,喜欢那些土土的衣服!旗袍的婉约、汉服的飘逸出尘都让我倾情深爱!自从遇见了,有经济能力了就再也无法割舍!十六岁时的一个夏日的午后,我第一次为了实现年少时飘飘洒洒的意愿而向父亲要钱做了条轻纱面料白底、黑色月牙图案的半身长裙,配上件白衬衫、一双白色的塑料凉鞋,简单、清雅、飘逸。穿着这身衣裙,我遇到了我今生纯净如雪的爱情。好似是要留住这份美好的爱情似地,我在夏天几乎天天穿着这套衣服。十八岁那年,姐姐给我做了条棉质、撒着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的小伞图案的半身长裙,还送了我一件丝质的白衬衫,我这样搭配起来穿,姐姐赞我这样穿很好看。
然而,汉服只能在家里飘逸灵动,唯有旗袍伴着我家居、工作、会客。刚开始,好多人看我穿着旗袍,好似看一个出土文物那样地怪异不解,可我依然若无其事穿着我的旗袍,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二十余年长长的岁月就这样被我婉约娉婷地漫步走过。回首看看那些岁月,我唯有满眼、满心灵动的欢快!
二十余前的那个夏日,我去小城最久的那家裁缝店,做了今生的第一条旗袍,藕粉色府绸的面料、立领、斜襟、披肩袖、琵琶扣,水墨画色彩、全开襟长及脚踝,飘逸、青春、冷漠、清傲。第二年,我看中了一套唐装,开襟、立领、米白色底、红色梅花的图案、乳白色的麻纱长款套裙,飘逸灵秀,好似踏雪寻梅,又好似有暗香盈袖。只可惜,先是裙子太长我请人一改,却改得太短,再没有了飘逸的灵动,被我送朋友去了。
第三次买的旗袍,是一套斜襟唐装、一条旗袍,蓝色扎染的棉麻面料、铃兰花、雪花的图案,淳朴、舒适、优雅了我河边独自漫步的青葱时光。
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一场意外的灾难让我的青春停下了脚步,伤好些了后,我去为自己做了条宝蓝色竹叶纹、乔其纱面料的旗袍,我要自己象我特别喜欢的竹子一样高洁、潇逸、坚强。
一个夏日的午后,在街上闲逛的我,到了一家裁缝店,一块白底小梅花桩丝质的面料让我想到了那句: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让我对它爱不释手。店老板看我特别喜欢,便抬高了价格,让我多付了四分之一的银子做了一条短袖、斜襟、梅花扣、全开襟的长旗袍。婚前的那个生日,也许是为了纪念单身的自由、轻松与快乐,我去照相馆照了几张照片,作为青春的记忆。虽然那天摄影师审美技术偏差,我的袜口松了她没提醒我整理,我披散着头发拍照,束在我手腕上束发的橡皮筋没解下来,仗着青葱的容颜,还不丑,幸好还有一张半身照,束了发辩再无半点瑕疵,成了那组照片里我的最爱。
结婚后,爱人的姐姐到我家去,因为第一条旗袍被我的一次冲动改短了、而那条扎染的旗袍也因为是扎染的材质掉了点颜色,被我送给了爱人的姐姐。也许是因为乡居生活旁人不解的眼光,也许是为了远离是非,也因为经济不是很宽裕,有七年多我没做旗袍。在一个个悠闲的夏日,我会轮流穿着我的白底小梅花桩旗袍、扎染唐装、宝蓝色竹叶纹旗袍,生活、做家务、写作、做事。三年后我们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美丽的鹿城、来到了风景宜人的彝人古镇,开始经营彝族手工刺绣,后来又开了以彝族饮食文化为经营主题的餐馆,每天都必须穿彝族服装,我最爱的旗袍只能收藏了起来。前几年,没开餐馆了,我找出了我最爱的旗袍,可我胖了好多,我美丽的梅花桩旗袍已经有些紧了,只有唐装和那条宝蓝色的旗袍还能穿。
我想要减减肥,可胖起来豪不费吹灰之力,虽不至于是喝口水都会胖,可是要减掉几斤却是异常地难,我美丽的梅花桩旗袍只能是我暂时留在衣橱最深处的青春的影子。
前几年我认识了一家做工精巧、收费实惠的旗袍店,在那里,我做了今生最多的旗袍:白色锦缎的梅花、菊花
旗袍,白色丝绸的荷叶领旗袍裙,白色滚黑边的旗袍,阴丹蓝布旗袍、旗袍上衣,蕾丝旗袍、旗袍上衣,艳而不俗的小碎花旗袍,黑色、墨绿色的丝绒旗袍,中国红的羊绒旗袍、旗袍裙,格子羊绒旗袍、旗袍套裙。滚着、包着精细的边,订着手工缝制的盘扣,琵琶扣、菊花扣、一字扣……可我最喜欢一字扣,觉得简单、百搭。而且除了那两条荷叶领、水滴领的其余的都是斜襟、全开襟的。
一天请人在网上买到了一条红色的老被面凤穿牡丹图案、短袖、短款的棉麻旗袍。在一家服装店买到了一条白色、圆领、长袖、一字扣、短款的棉麻旗袍,朋友说我穿着这条白色棉麻旗袍多了些禅味儿。不久后我又在另一家店里买到了两套白色的汉服、一件长款白色的汉服,一条青花瓷图案长款、坎肩棉麻的旗袍,一条长袖水滴领、绘着水墨荷花图案的天丝棉面料的白色旗袍,一条丝质、绘着小荷才露尖尖角与竹叶图案的落肩袖水墨画长旗袍。前几年又花了好多银子在一家店里买了一条白色亚麻真丝面料的长款、长袖裙子、一条白色长款、长袖圆领棉麻面料的旗袍、一条月光蓝圆领、长袖棉麻的长款旗袍。
去年四月,我在家里收拾东西,收拾出了一大块米黄色、树叶图案的衣料,心想收着也是白收着,不如去问问帮我做旗袍那家店的师傅会不会做汉服?这块衣料可不可以做汉服?他看了衣料说会、可以做,我因为从小就特别喜欢浅紫色又挑了一块丝质的浅紫色衣料做汉服。可惜,他生意太好都一年多了还没做,前几天他答应我忙完了手上的活就给我做。
那年的九月的一天,我到一家影楼拍了今生第一组古装艺术照,选了一套清宫皇后装、一套浅粉色汉服、一套里面是玫红色外面是两件浅黄色的汉服,从上午九点开始化妆、做头发、拍照,直到傍晚六点半才结束。笨笨地根据着摄影师的指示做着僵硬的动作,一会儿在牡丹花前、一会儿在梅花旁、一会儿在荷塘畔,拿着扇子、翘着兰花指、提着竹篮……有些累,却让我在看着这些照片的时候,恍若回到了汉唐、回到了清宫里,被人敬慕,被人爱怜。
去年九月,在家里看到我穿着的我第一条旗袍的照片,青春、恬静、飘逸灵动又清傲,第一次有了把它要回来的欲望,可当我打电话给爱人的姐姐她却说找不到了。那一刻,我失落极了,好似永远失去了一个自己珍爱多年的宝藏,好几天才又释然。从那时起,我发誓好好珍惜自己最为喜欢的东西。
看到电视剧里的古装、旗袍女子常撑着一把油纸伞,我羡慕不已。少年时代我就想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直到二十年前,我才在丽江古城买到了一把布制印着梅花图案红色的仿油纸伞。记得回到家后的一天午后,我穿着我的扎染唐装、扎着辫子,撑着那把仿油纸伞出门,对面的侄女告诉我:“姑姑,刚才有个姐姐瞅你。”我先是得意地哑然失笑,继而是怅然若失,要是我有一把真正的油纸伞就好了,那个女孩儿一定不会瞅我,她一定会艳慕地看着我。我只好买了几把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太阳伞、晴雨两用伞、雨伞来搭配旗袍、汉服。浅色的服装我最爱搭配同色,这样的搭配,我觉得更协调,也让人于淡泊中飘逸出尘,好似误入凡间的仙子。也喜欢用对比色来搭配,这样让人感觉雅致得好似女王。
前两年我终于在网上看到了油纸伞,我不会网购,请朋友帮我买到了一把白底水墨画荷花与竹叶的油纸伞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时的我就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女子。
近来看关于旗袍的文章都认为穿旗袍和汉服特别是旗袍要搭配高跟鞋、长筒丝袜、首饰和饰品,不论是穿汉服还是旗袍,夏秋我喜欢长发披肩,春天和冬天则喜欢用丝巾把头发盘起来,化点淡淡的妆。出门办重要的事,我也偶尔会佩戴、搭配点首饰,常搭配耳环、玉镯,最多再带条项链,有时也会穿高跟鞋、长筒丝袜。我喜欢简单舒适,不喜欢花团锦簇,喜欢素净,不喜欢艳丽招摇。
我庆幸自己成为了有灵魂香气、诗一样的旗袍、汉服女子!婉约、端雅的旗袍、飘逸灵动的汉服,让我时而清雅娇俏,时而端庄,时而飘逸出尘,让我的夏天凉风习习,冬天温暖、潇洒、飘逸。

作者简介:子竹,原名罗利仙,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人氏,70后。喜欢文学、音乐、朗诵,91年开始写作,擅长散文、诗歌创作,已出版散文集《夜里清香》、诗集《玉莲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