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孙子
作者/方杰
今年入秋时节,我去幸福村亲戚家串门。中午,村委会办公室门前聚集了一大群人。自幼就喜欢凑热闹的我,自是不能错过。
扒开人群,使劲钻到办公室门口,眼前的一幕令我莫名其妙。一个只冒出点发根的光头男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边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地哀求把他使劲往上拉的人:“就让……就让我……作你的孙子吧……”那语气听来既凄婉又真切。弯着腰劝他的那小伙眉目清秀,文质彬彬,方形脸上架着无框无色眼镜。看上去二十三四岁,中等身材。他柔声劝道:“起来吧……啊……屋里说啊……”旁边几个人连劝带拽才终于把跪着的人拖进了村办公室内。
要给一个年轻小伙当孙子,好生奇怪。 慢慢地,我才从那些大爷、大娘的嘴里了解到发生在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事。
跪在地上痛哭的光头叫陈器,是幸福村三组的,他今年二十四岁。家中只有一个年近七十的奶奶,周围的人都喊她李二孃。小陈器五岁那年,父母带着他去沿海打工挣钱。好像没过多久,就听说他母亲跟一个有钱的男子去了另一个地方。陈器的父亲也回来过几次,可小陈器就一直没回来过。
一年前,一些在外打工的人传回陈器的父亲病死他乡的消息,李二孃哭得死去活来的。一向衣着整洁的她变得蓬头垢面,走路踉踉跄跄的。不久,又听说陈器跟一些混混搅在一起,犯了法,判了一年。当然,后面这个消息没人敢告诉李二孃。干部们好说歹说,终于把李二孃送进了敬老院。可她就只当去敬老院做做客,干部一走,她就回家。整天恍恍惚惚的,始终念叨着:“孙儿快回来啊,这是你的家。”有时高喊:“陈器……”周围的人都悄悄为之落泪。
说来也真巧,就是那个时候,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名字叫成器。就是在村办公室门前那个眼镜娃,他与陈器年龄相仿,名字仅一字之差。
成器一进村就先到李二孃家,双膝跪地,边哭边喊:“奶奶,我就是陈器啊,你的孙儿啊!我在外边读书没时间来陪你,奶奶你受苦了,我来了就不走了……”祖孙二人抱头大哭。那天李二孃家院坝里也围了一大群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李二孃交好运了。孙儿有出息了,都大学毕业回本村当官了。那么高的文化人来当领导,我们村肯定很快就会有大变化……”李二孃更是破涕为笑。旁人的心里却是酸酸的,说不出的味道。
从那以后,成器就直接住在李二孃家,那“奶奶”、“奶奶啊”,叫得左邻右舍的爷爷奶奶们羡慕。他给奶奶梳洗头发、洗脚剪指甲、换洗衣服等,把李二孃收拾得简直就是个城里人。整个家亦打理得舒舒适适 。昔日冷淡萧条的李二孃家如今迎来送往,门庭若市。他一有空就陪李二孃散散步,给她讲外面的世界。做饭时又亲昵地:“奶奶,阿个鸡汤头怕就不放味精了哈?”“嫩瓜儿煮白水要得不?”“您胃不好,要多吃稀饭。”……李二孃压根儿就不怀疑这个“孙儿”是冒充的。不知情的也看不出丁点破绽。
自那时起,李二孃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神志清清醒醒,逢人谈笑风生:“你们有啥子困难就找我孙儿嘛。”成器要外出就把她送到敬老院:“奶奶,您老了,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成器外出回来就马上把奶奶接回家。大家向李二孃竖起拇指:“你孙儿真孝顺,又有能力又有水平,对老百姓又好。你老人家也是苦尽甘来了。”李二孃那张脸笑得像一朵盛开的黄菊花。
前几天,李二孃老胃病发了,成器把她送进医院,陪伴左右,倒屎倒尿,忙前忙后了一阵子,现已康复回家。考虑到自己要外出学习很长时间,放心不下。加之冒充孙儿毕竟有违孝道。他把陈器家里的实际情况报告有关部门,于是陈器才获准提前释放。
陈器早已得知成器冒充孙子,替自己尽孝的点点滴滴。未进家门先跑到村委办公室,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许久,陈器才从村办公室出来。在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下,磕了三个响头:“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没有你们这些甘愿当孙子的人,我还有啥子奶奶、还有啥子家呦!我要用百倍的努力,弥补我的过去!我也要当共产党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方杰,1963年7月生。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人。早年从教,现某公司职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