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岭的日出——穿越双岭散记(二)
作者:翟和平
这时初冬太行山顶,发黄的枯草,裸露着那份沧桑和厚重,奇异的山峰显示出坦荡和粗犷、雄伟而挺拔,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真与美。

不远处犹如张家界山势地貌的峰林,其山峻、峰奇、峡幽而著称。我招呼着他们来合影留念。峡谷里的陡峭的山体也是一个个突兀孤立,直直地矗立在峡谷中,蔚为壮观。

深深的峡谷,两侧奇峰林立,山势险峻,微风拂面,我拿起相机拍下这张张笑颜。仰望那一座座山脉相连,巍峨、陡直、挺拔、垂落的断壁,矗立在峡谷的两边。那伟岸幽深的形象,不得不赞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

亿万年之前的地壳变化、造山运动,经历了风雨磨砺、洪水冲刷、沧桑巨变,形成了如此壮观、震撼的美景!峡谷两边的断壁如同刀削斧劈,直直地矗立于峡谷两边。
前面不远处就是通向十字岭和王莽岭的北雄关,也是我们五月份下山的分界处。北雄关是个风口也是个观赏日初云海的绝佳处,山口处两边的的山峰与地凹的峡谷,形成一个相对平稳的气流带,潮湿的空气在高空中凝聚,慢慢形成云雾缭绕的奇特景观。

北雄关山峰远看像个骆驼,高高扬起的头颅仰望着十字岭的高峰,这里也是峨嵋竞秀一个重要的景观,山顶上那峰峰奇绝,怪壁嶙峋,有的似百兽张牙舞爪,有的像百鸟栖息盘旋,还有的如同鬼怪坐立。多姿多态,维趣横生,不是人工雕塑,可谓巧夺天工。

朝着十字岭主峰方向,继续向前大概需要半小时就能达到主峰。这时天色渐渐灰暗,我们加快了脚步。

十字岭海拔1732米,号称南太行最高峰,素有太行小峨眉之称。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境内,临近山西陵川,目前还是一座没有经过旅游开发的原生态的山峰。
当终于站在十字岭上,只见周围风景一览无余,山峦起伏,山势雄伟。莽莽苍苍望不到边际的八百里太行,犹如千万座山峰伸出千万双手臂,再次欢迎我们的带来。
一个不大的小石碑孤零零的站在那儿,上面书写十字岭几个大字。我再次举起许昌市登山运动协会的旗帜,让协会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十字岭主峰上。

虽然天色灰蒙,没能看到日落西山那壮阔的画卷,心想今晚希望下点雨明天大晴天,一定会有东方喷薄而出的太阳,在高山之顶上照耀在云海翻腾的九峰山上。
由于天气转阴,天色渐渐暗淡,山风也更凌厉起来,在主峰上不敢多停留,来到主峰靠下的简易客栈,安排住下。
晚上我们让老板加工制作美味的熬炒鸡,地皮鸡蛋、土豆丝和腌制萝卜丝,喝上暖暖的玉米糊,格外舒服。

临睡前简易的住宿处听到外面狂风呼啸、骤雨除下,上下铺狭小的空间里,几个大男人那混骚的笑话、呛人的烟味夹杂着脚臭味,多少也会抵挡些高山的寒意。
正如@胖大凯说,一夜风声、雨声、呼噜声、放屁声、咬牙声、梦话声声声入耳,这就是户外夜晚的生活!
此时我蜗居在被窝处,祈祷着明早放晴看看日出,想象着雨后太行最高峰的壮丽的场面。

子夜时分昏昏沉沉的起来,看看外面的天象,明朗的天空下狂风呼啸着,似乎晃动着多年来从未见到过皎洁的月亮,满天的星斗闪烁着又是那么晶莹和透亮,真想拿起相机拍下这夜空的星辰,遗憾的是那阵阵狂风刺骨的发凉,不得不使我赶快回到室内。
稍有翻动身子,上下铺吱吱作响和风儿吹动着的石棉板房,晃动着难以入眠,似睡非睡熬过了清晨五点,外面依旧是漆黑一片,客栈老板已经起床给我们准备早餐,他说日出到6点半了,在半信半疑中再度躺下。

九峰山上,那道道霞光变幻着、映衬着梦幻般的色彩。狂啸的山风似乎能把人吹倒,@胖大凯和@老孟早早的卷曲着身子等待着那日出,我披着被子生怕这狂风把我吹倒。
难得的山上观日出,假如没有这狂风一定会有云海。

朝阳初升时,那道晨曦上渐渐露出火红的一轮红日,煞是好看。四周那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折射着迷人的光辉,在这高山之顶,仿佛间伸手可及的太阳,多么可爱,那道道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东边的云层中隐隐地浮起来,舒展着、上升着、翻腾着红红的太阳终于像个大圆盘,挣脱了那云层束缚,喷薄而出,通红剔透。

慢慢地变成圆圆的红灯笼,冉冉升起。我把相机固定在山顶的石块上,调好参数,拍摄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刹那。
红彤彤的太阳,光芒四射。而此时,周围的云彩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绚丽,和出升的太阳一起构成了一幅宏大壮美的画面。
吃罢早饭,大概7点半按照原来预定的时间,我们出发前往王莽岭。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