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清涧石盘
(家乡英才篇)
文‖陕西清涧贺光武
石 赤不夺意志坚
盘 山涉涧越河川
英 声茂实威名传
才 德兼备世间罕
闻 义而徙代代骄
名 垂青史莫忘贤
秦 庭朗镜李合邦
甘 之若饴贺建山
宁 折不弯李景林
山 吟泽唱黄石山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清涧英才广场,看到那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复兴东杀西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石盘英杰纪念碑记,不由得勾起儿时的许多记忆,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媒闻相对比较落后,茶余饭后,老人们便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石盘英杰故事,象说古经似的讲给我们听,这首《石盘英才闻名秦甘宁山》的藏头诗,就是那个时候不知哪位文人墨客留下的,那时虽然懵懵懂懂不大明白,但深知它是用以启迪教育后辈的很好史料记载……现在才完全明白了,它从四个不同地域讲述了李合邦、贺建山、李景林、黄石山等革命先驱在这些地方任职,为中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生轨迹。

看着眼前的碑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于上世纪初期,接二连三相继投身革命,心照不宣地活动在陕甘宁山(晋)一带,解放后仍在这些地方担任要职,继续为党和人民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战斗历程……

李景林曾任宁夏、甘肃省委书记,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正协常委;贺建山曾任甘肃省农工部部长,甘肃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石山曾任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厅长,山西省高院院长等重要领导职务……

天下艰难际 ,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石盘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一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小小的东二区石盘儿女在白色恐怖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踊跃参军参战,而担任地师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不仅有李合邦、李景林、贺建山、黄石山,还有贺生高、黄巨俊、黄海宽、黄巨胜、贺明华、贺登文等数十名同志,受这些革命老前辈的耳濡目染,进入新世纪后在省部级领导岗位上任职的仍有马李胜、黄海辉等人,县团级、地师级、专家学者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这些战争年代的亲历者、见证者,经历了战火洗礼,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人类的和平事业。他们都是抗战英模,他们都是民族荣光。和平年代的石盘骄子们,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亦是国家栋梁,未来希望!

尊重历史,让每个华夏儿孙都敬畏战争,只有这样才能珍惜和平,远离战争;也只有这样才能扎实工作,勤奋创业,不忘初心,圆梦中华!
当看到革命先辈李合邦的碑记时,令人肃然起敬!加之儿时听的最多的是和敌人周旋于陕甘宁晋一带、机智勇敢和敌人明争暗斗、敌人始终拿他没法且具有传奇色彩的李合邦的故事……

李合邦(1913——1967)原名李鹤榜,化名高济飞,人称“黑老高”,铁里沟村人,1928年考入绥德县枣林坪高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团小组长。1930年高小毕业后回乡当教员,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清涧东二区委书记,中共清涧县委委员,中共绥德县委副书记,安定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省委巡视员,陕北省委统战部、宣传部、组织部长,陇东地委书记,陕北区委书记等职务;建国后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省纪委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共中央监委候补委员。在艰苦的岁月里,他白天隐蔽在山沟和坟墓洞穴里,晚上带领游击队袭击国民党据点摧毁其保甲组织,镇压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故群众亲切地称他“黑老高"。国民党军阀抓不住他,派兵烧毁了他家的房屋,还到处张贴“抓住黑老高,赏线一千元"的布告,但他无所畏惧,坚持斗争……

然而,这样一位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前辈,“文革"开始后,造反派们却从北京医院的病房里揪回西安批斗,此时的他仍教育身边的同志和家人“乌云总会过去,永远跟党走,坚持革命到底!"1967年7月1日含愤辞世,年仅54岁。1978年8月22日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给予平反昭雪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陈云、王震、王任重等送了花圈……

儿时经历,终生难忘。七十年代小学课本中我们曾学过并要求背诵的毛主席致延安和陕北人民的《复电》,令人记忆犹新,那是建国初期的1949年,经中央批准,调任李合邦为陕北区党委书记兼陕北军区政委,为表达陕北人民对中共中央、毛主席的深切爱戴和陕北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决心,李合邦亲自起草了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致敬信,于1949年10月26日毛主席在《复电》中高度赞扬陕北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封《复电》为医治战争创伤和加快陕北建设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现在想想,《复电》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之"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振兴奋进圆梦之魂,故以此藏头诗作为本章节的小结,共享共勉!
不 到长城非好汉,
忘 记历史路将断。
初 衷立党只为公,
心 志难夺解民难。
牢 不可拔运筹谋。
记 住国情不蛮干,
使 民以时众齐心,
命 俦啸侣梦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