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19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好糖尿病•保护好您的家庭。家庭是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平台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主战场,也是控制好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主战场。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25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可能达到6.29亿,届时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将高达1.144亿,荣登世界榜首,您会中彩吗?你的家人会位列其中吗?因为大多数的中国糖尿病患者缺乏相关疾病教育,面对不痛不痒的早期病症,往往抱以“无所谓”的态度,当真是“无知”即“无畏”的表现。今天借世界糖尿病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糖尿病的那些事儿”。
1、糖尿病的危害:专家们都知道糖尿病这家伙着实很讨厌,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在你的身体中悄然扎根,肆意破坏神经膜,破坏你的血管壁,往往当你诊断明确时,“心、脑、肾、视网膜或周围神经”已经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在“糖尿病”的悄然努力下,身体会发胖,血脂会升高,血压会变化,多种代谢指标会一起来凑热闹,可怜的血管壁受到了无休止的践踏,而我们的嘴巴还在不停地吧嗒…
2、早查很重要:“糖尿病”,我们的祖先喊出了贼的名字,也提出了一些防贼害措施,但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中国并没有领先下去,近代科技,让西方领先,发现了血糖异常,并能监测,并造出了英雄的胰岛素,让当今世界共享这一伟大成果。基于“糖尿病”早期的不声不响,我们要自觉成立“稽查队”,让这个悄无声息的家伙无所遁形。那要怎么做呢?首先定时查体是少不了的,血糖是必查的,而小编要高喊的是,千万别只查空腹时的小偷,漏了餐后的成群小偷,不查血糖是错误的,不查餐后血糖也是错误的!千万别一错再错,错过了小偷,伤害了自己的神经血管!血糖高了,次日再测一次还是高,就是糖尿病了,一旦诊断,就要找小偷的规律,看看三餐前后的血糖,制定防控措施。血糖波动越大,贼害越重,评估还要借助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这是更深入了解战情的方法,还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胰岛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状态,把自己的身体机能掌握透彻。只有全方位严密“稽查”,知己知彼才能在血糖有风吹草动时,采取有效手段,把小偷平复在健康的血循环中,同时管控好血糖的各种帮凶,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并发症才不会有机会爆发,身体才会平平安安。

3、家庭很重要:前面也说了,这里忍不住还想再三强调,对于糖友们来说,家庭的支持、监督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糖友的“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可怜一部分糖友自制力差,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血糖的控制完全依赖药物,这种行为,伤“毛爷爷”就暂且不提了,关键是可能伤肝伤肾,还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或肥胖,切记切记,调控血糖首先是饮食控制,次选是饮食加运动,次次选是饮食运动加药物,如此一说家庭的重要性就出来了,鼓励、支持、监督和帮助,是糖友们终身控糖的动力和信念,心情好了,嘴也管住了,腿也迈开了,该吃的药物也吃了,血糖平稳了,全家都笑口常开,其乐融融的。反过来,唉,血糖不好,心脑肾眼遭罪啊!可怜的例子千万个,可恨的习惯万万条,不说了,让大家过个好节日。
4、说完家庭,就不得不提一下糖友们的后代。患有“糖尿病”的家庭在关注“糖友”的同时,也要关注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因为“糖尿病”往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这样一说难免有不少家庭会担忧。哎呀~会遗传啊!这可怎么办啊?答案是:凉拌!基因,我们暂时改变不了,我们只能冷静对待,要关注小朋友们的饮食健康,督促他们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规律生活,定时查体。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肯定会抑制“病魔”缠身,六十岁后血糖才开始升高,慢性病才成为老年病。中国的现状是发病年龄明显在提前,在青年化。
5、防控糖尿病,社会很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不再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富贵病”,它已经开始偷猎普通人家,致贫致残,而“阿中”呢?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美食多多,油花飘飘,所以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芝麻开花”,一年比一年高,正在勇攀世界高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成为居民管理的基本单位,作为上可沟通政府部门,下可联通每个家庭的枢纽单位,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有医疗保健站,起码从形式上开展了定期的查体、建立健康档案;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科普教育,健康饮食,增设了锻炼的器材与场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参与,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同心协力,共同把好政策落实好,把健康的财富观、生命观牢固树立起来,糖尿病等坏分子作恶的机会就会大幅下降,只要大家团结努力,也许中华民族就不会站在发病率最高的位置。

6、医保是关键:糖尿病一点都没辜负它的外号“富贵病”,它也确实是个难搞的慢性病,这种情况下,医保就给了广大慢性病患者希望,慢性病签约,住院报销,门诊统筹等等,大大减轻了糖友们的负担,充分利用医保政策,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做到治未病,杜绝治末病!重复一遍,我们反对不治未病,去治末病!
7、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糖尿病领域也在进步,基因筛查、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新药的层出不穷、智能化控糖管理软件的应用规范化的教育方案、大数据等。无论你何时发现了血糖高,只要维护好血糖等指标,就不容易出并发症,或维持较轻的并发症,等未来出现更好地治疗方法,就可以还你健康的身体,可以快乐地的生活且活出万寿无疆!
兰雁医院全体员工愿意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共渡难关!好了,值此世界糖尿病日这一重要节日,我们愿各位节日快乐,前途一片光明!

杨正国个人简介
兰雁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原济南军区内分泌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内科医师协会委员,淄博市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148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主任。发表文章80余篇,专利2项,科技进步奖2项。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曾在中山医科大学附院、第三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高级进修学习,对心、肾、内分泌等专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体会,擅长于肾脏病、血液净化,专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甲亢等代谢性疾病的诊疗,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有独到之处。
2011年开始研究并首先提出了糖尿病的分级诊断、分级治疗和分级护理的概念,并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病情判断与指导治疗方案的价值,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也有独到见解,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病人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经常去社区及乡村,部队干休所等,与百姓融为一体,免费讲座送健康。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与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健康理念,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共同服务于百姓,服务社会。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