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夜的黑與黑的夜哪種更配嘶喊
萍兒
夜的黑與黑的夜哪種更配嘶喊
一次也就夠了
沸點煎藥
花朶與果實同時發生在岸邊
被流言一再耽誤行程
試圖擺脫塵問
不堪心事過重誓言倒在刀刃上
荒野有許多失蹤的人
留下的世間男女輕浮說愛喋喋不休
有一天你的容顏重新眉清目秀
一定告訴我們時間與醜惡交鋒的跌宕
舉起滿杯未來的歲月
溫習你依舊挺拔的風姿神秘的骨骼

萍兒詩歌的神秘骨骼
印象2019.11.12
這首 詩充滿對現世嚴肅的考問,卻又不失暇想的飄逸。很深很沉的痛,蔽在石頭里,如一再壓縮的火山熔岩,壓抑中的噴發,靈魂深處聲嘶力竭卻又喊不出聲音⋯⋯
詩的第一句叩問已不同凡響。「夜的黑與黑的夜,那種更配嘶喊」,這種對比,一下子就把讀者推進意識的深層。夜是寧謐的,但靈魂卻燥動不安;夜的黑是外在環境,黑的夜是精神實體,是殺不出去的重圍。
萍兒的異象跳躍性很強,彷彿不相關的事物,都能夠被她理出內在頭緒。她的逆向思維尤其調度得恰到好處,完全沒有坊間習見的牽強附會。
語言極具穿透力,且左右逢源,有多迂回就有多通?,有多少隱晦就有多少開掦。「不堪心事過重,誓言倒在刀下」, 充滿了俠意心腸。
「有一天你的容顏重新眉清目秀,一定告訴我們時間與醜惡交鋒的跌宕」,不管歲月留不留痕,交過鋒,活過來了,仍然是挺拔的卓越風姿。
這就是不曾被尋常日子壓扁的,萍兒詩歌的神秘骨骼。
香港中通社副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作家》副總編輯萍兒。多年筆耕不輟的萍兒,認同詩者是「靈魂的著火者」,孤獨而熱烈。有論者評其「詩境如酒」。

印象,原名楊夢如,著有詩集「季節的錯誤」「穿越」,散文集「她穿行於清醒的迷茫」,詩畫合集「心象.意境」。是香港八十年代崛起的女詩人。朦朧、迷離,是印象詩的主色調。她的詩陰柔而又瑰麗,既充满了女性思維所特有的瞬間性和複雜性,又往往灌注着詩人對人生、歷史、宇宙的一種深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