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华原创作品
朝天椒一一
证明
曾宪华
天刚蒙蒙亮,王富贵就对着张寡妇的耳朵,“素英,我来收碗,你赶紧收拾一下,穿我上次给你买的红色灯芯绒,还是抹点香粉,今天去是去扯证,让人看后感觉利索一些……”
片刻,张寡妇从耳房出来,虽然只描画了眉尾和擦了少量的香粉,但对单吊了(单身)的四十年的王富贵来说,简直口水在喉咙打转转。“好香哟,好看哟。”王富贵抱住张寡妇乱吻起来。
张寡妇轻轻打了王富贵两下,“看你那饿罗饿相的样子,才两三天就拖潮了呀!老娘反正是你人啦,等今天扯了证就正大光明地在一起,免得偷偷摸摸的……”
公社办公室围了很多人,待王富贵和张寡妇排到轮子快到十二点了。王富贵从油纸口袋取出证明,递给文书老李,“李同志,我都四十岁了,麻烦你给我们办一下。”随后将一合“巨浪”牌香烟塞进老李中山服荷包。
老李接过证明,惊呆了,“王富贵,你是拿错了证明,还是走错了地方哟?”
王富贵认真地,“李同志,扯《结婚证》是在你这里晒,我和素英是相互自愿的,今天来找你扯证,怎么会走错呢?”
老李将证明还给王富贵,“王富贵,你真的拿错了证明。你这证明是写的扯《返还证》……”
未等老李说下去,王富贵就急了,“李同志,莫开玩笑哟!这证明是我花一斤和一合烟,找我老表,前进大队大队长陈华兵写的,怎么会错呢?”
老李划燃火柴点上烟,认真地,“王富贵,我都是五十出头的人啦,未必还跟你开玩笑呀!你这证明真的是写的扯《返还证》,不信我念给你听。”随后,老李左手拿香烟,右手拿证明,“证明,青杠公社食品点:兹有青杠公社前进六队社员王富贵家喂了两头肥猪。因过春节和结婚办酒席所需,决定卖一头给国家,留一头自己杀了用。按照相关政策,前往你处办理毛猪返还宰杀手续。特此证明,你们大队签的意见是,情况属实,同意返还宰杀……”
王富贵气得跺了脚,“哼,那个背石挨刀的烂老表,又在算我的坛子(开玩笑)。”随后,拉起张寡妇气冲冲地离开了公社办公室。
回家的路上,王富贵嚷过不停,“……陈华兵,亏我俩还是亲血表,我都四十出头的人啦,难得找到一个喜欢的婆娘,找你写一个扯证的证明,你竞然算这样的坛子,老子今天不找你说出一,二,三,老子就拖油饼(继儿)出来的……”
张寡妇紧紧抓住王富贵,“富贵,冷静点,好大回事嘛!找人重新写一张证明不就行了……”
未等张寡妇说下去,王富贵火气更大了,“说得轻巧,当拿一根灯草,我们公社是半年才扯一次《结婚证》,老子又要多等半年……”
张寡妇拍了王富贵的肩膀,“莫着急,你也不用等半年,我今天就不回去了。你是四十出头的光棍,我是死了男人的寡妇,六岁的儿子与爷爷婆婆过,怕啥子嘛,原来约的腊月二十六结婚照常举行……”
顿时,王富贵破涕为笑,“也是哈,我们虽然没有《结婚证》,但我们没有违反计划生育,可能应该没有哪个干涉哟。”王富贵扣了后脑勺,“素英,我们这次遭老表算坛子(玩笑)上当,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今后就是砸锅买铁,不吃不穿,也要让娃儿把书读书好,出一口恶气……”
天黑了,张寡妇气吁吁地,“我中午喂了猪就出的门,路上还没打忘逛,没想到还是黑了才走拢。”
王富贵抖了叶子灰,“这天气太冷啦,去晚了怕老表睡了。”
张寡妇放下布口袋,“反正都晚了,也不在乎几分钟,我洗把脸,擦点粉就走。”
王富贵提起一瓶红苕酒和一斤白糖,与张寡妇一道敲响了老表,大队长陈华兵的门。
正在小酌的陈华兵放下酒碗,拉开门,“哦,是老表来啦!”随后朝灶屋拉开了嗓门,“婆娘,快点拿个碗和两双筷子出来,富贵老表和他耍的堂客来了。”
王富贵摆了手,“老表,喝酒吃饭就算了,我们找你说点事,说完了就走……”
未等王富贵说下去,陈华兵就插进了嘴,“踫都踫到吃饭了,先喝酒吃饭,再说事。”随后,不由分地将王富贵按到板凳上。
半碗酒下肚后,陈华兵翘起二郎腿,“老表,说嘛,啥子事?”
王富贵摸出一合“巨浪”牌香,放在陈华兵面前,“老表,你知道我是抽叶子烟,这合烟是专门给你买的。”随后,王富贵指了布口袋,“这里面装的酒和糖,也是给你买的,麻烦老表嫂取出来,等会我拿空口袋走。老表,老表嫂,我和素英定腊月二十六办事(结婚),我们今晚上来是找老表写证明,明天上午到公社扯《结婚证》……”
陈华兵的老婆提起布口袋,面带微笑,“老表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没想到做起事来还真细心。来就来吧,何必破费买东西嘛,这怎么好意思呢!”
陈华兵向老婆打了手式,“你顺把我的钢笔,十行纸和公章拿出来,我给老表写证明。”
王富贵疑视着陈华兵,“万丈高楼从地起,不先给生产队长看,你就把章盖了,要不要不得哟?”
陈华兵摆了手,“我说你傻撮撮,你还不承认,有啥要不得嘛,反正生产队又没有公章,我写上你们队龙汉生的名字不就得了,还免得你跑二趟路……”
瞬间,陈华兵就写好证明,他从小布口袋取出大队公章,在嘴前哈了两口气后,双手用力盖到证明上。
王富贵接过证明,小心翼翼地装进油纸口袋里,点头哈腰地,“麻烦了,老表,老表嫂。二十五早点过来宵夜哟……”随后,拉起张寡妇离开了陈华兵家。
自那以后,原本玩笑连篇的俩老表,不但不开玩笑啦,连逄年过节的亲情走动也没了,
(谢谢阅读,敬请斧正)
作者简介,曾宪华,60儿童,重庆市垫江县人。曾有小小说,散文,诗词,论文等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