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势 利
——红尘百悟之系列
我对中学时代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一直难以忘怀,尤其是人到中年,感触更深。当年老师讲解时说,这篇小说通过菲利普一家对待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爱虚荣、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现在我觉得,这篇文章反映的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势利”问题。
“势利”,《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对有财有势的人趋奉,对无财无势的人歧视的恶劣作风。
我想起苏秦的故事。 苏秦最初游说秦王得不到任用,潦倒之际,回到家乡。当时,苏秦盘缠耗尽,破布扎着绑腿,脚蹬草鞋,背着破包袱,挑着旧书箱,憔悴不堪,面目黧黑,凄怆回家。当他疲惫地走进家门时,妻子继续织布而不顾,嫂子连饭都懒得给他做,父母更是连话都不愿与他说。此时的苏秦,何等的没面子。后来他游说赵王,献合纵之策,破连横,以抗秦,与赵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用其计谋,封授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苏秦一夜暴富。当他再次路过洛阳,还未到家门口,父母装修了房子,清扫了门口的道路,敲锣打鼓,摆上酒席,远迎三十里,妻子毕恭毕敬,洗耳恭听,认真听取苏秦的言谈。最有意思的是苏秦的嫂子,自知理亏,竟不顾长幼之礼,象蛇一样在地上爬行,匍匐不起,为此前所为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以前那样傲慢而现在又这样卑下呢?"他嫂子回答:"因为你现在地位尊显,钱财富裕。"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哎!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人生在世,权势,名位,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这可能是最经典的“势利”故事。
其实,我也被“势利”过。中专刚毕业时我是个不谙世事的穷小子,一位热心的大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她教过的一个学生。那个女孩在某粮所工作,他的父亲是县工商局副局长。我之前见过那个女孩一面,说不上好感,也说不上讨厌。后来大婶让我去女方家一趟,说是让她的父母见见。我那时也不懂规矩,就按大婶说的,带点农村的瓜菜,懵里懵懂去了。想不到的是女孩的父亲——那位工商局副局长,当知道我是乡下人,父母都在务农时,居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冷嘲热讽地将我奚落一顿。他的夫人——女孩的母亲甚至埋怨那位大婶不该给她女儿介绍一位乡下穷小子。当然,这个故事就没有下文了。实际上,那个女孩初中毕业,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材臃肿,靠父亲的关系安排在粮食上,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去她家,大概是碍于大婶的面子,才没拒绝,结果弄了个灰头土脸。
多年后,我走上了领导岗位,已经退居二线的那位副局长来我单位办事恰逢我接待。那位副局长和我握手时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当年的副局长判若两人(后来听说他很后悔)。也是多年后的某一日,我在酒馆请朋友吃饭,见到一个端盘子的姑娘——不,是妇人,看上去眼熟,仔细一看,正是那位副局长的千金。那时她父亲已去世,她已经下岗,在饭店打工补贴家用。当然这是后话。
对于势利,似乎谁都瞧不起。我记得古人对势利之交有一特称,叫作“市道”之交。市道,就等于商场上的生意买卖,只看是否有利可图而已。在战国的时候,赵国的名将廉颇,便有过“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的历史经验。诸葛亮亦说“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这是对势利之交的评价,言下之意,势利之交不牢固。
但洞察世事, 人与人的交往,甚至国与国的交往,势利实在是其常态。《增广贤文》中就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句子。君不见,中国弱时,洋人在公园里竟立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强时,世界各地对大陆游客恭维有加,旅游商店皆有中文标识,唯恐大陆游客不消费,岂非势利乎?
由此可见,势利乃是司空见惯寻常事,无可非议。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总是往高处走、向好处去,总是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所以,在势利这个问题上大家真的是彼此彼此。不仅是于勒的哥哥,苏秦的嫂子,大概全世界都势利。
那么,有没有不势利的 ?我觉得北宋的姚雄绝对算一个。姚雄在边境上做小军官时,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寨主的儿子(只是订婚,没有圆房),过了不久,这个寨主因病去世了,家道迅速由此衰落,妻子和儿子也流落异乡不知所终。而姚雄却因为屡立战功官运亨通,最后做了边镇的统帅。一次去首都开封述职时,在街上雇了一个老太太来里家帮忙浆洗衣物,觉得这个女人举止得体、谈吐不俗,很有士人家的风范,不似寻常市井中人,就很欣赏她,于是二人攀谈起来。老太太说道:“我的丈夫过去在边疆做寨主,和一个姓姚的将官结了亲。姓姚的这人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了我的儿子。可现在,我的丈夫死了,我们家也败落了,没有营生,我只得来给人做仆妇维持生计,儿子也只能靠走街串巷卖烧饼混碗饭吃。”姚雄就问:“你还记得那个姓姚的将官的样子吗?”老太太回答:“流落困苦,很多事情都已不记得了。”姚雄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姚某人啊!自从女儿许给你们家之后,每日里就巴望着女婿前来完婚啊。哪里能够因为亲家翁的在世与否就改变了当初的心意呢?”老太太听到这里流下了泪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于是姚雄把她留在家中,又让仆人到外面找到了她的儿子。命人拿来精美的衣服给二人换上,用车载着娘俩儿回到边镇为小两口儿完了婚。
只是,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太少了。
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真的是易变的动物。“时位之移人”也,古今一然。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努力改变自己。不想被别人前倨后恭的话,就要奋斗,就要优秀。如果说生活是势利眼的话,那么梦想其实也是。很多时候它展露出来的是冷淡,甚至是对你的不屑一顾,唯有勇敢地追寻,付出艰辛和汗水,它才会对你深情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