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文海
七律•中华农历年节五大食俗
◎董文海

(一)
上元汤圆
(平水·下一先)
鼓伴庖厨味领先,淡如团雪素如绵。
羹中送暖迎初望,席上驱寒别旧年。
酬尽烟花兼社火,牵来霈雨共流泉。
珍馐岁岁东风贺,甜慰春神奋着鞭。

(二)
端午粽子
(平水·下七阳)
端阳佳节共品尝,千古名餐寓翰章。
曾救灵均难阻噬,终归角黍永留香。
潇湘已出罗江水,闾里重投瓦釜汤。
食客可知芦叶内,层层粒粒寄诗殇?

(三)
中秋月饼
(平水·七虞)
甘醇味美色流苏,专慰姮娥伐桂吴。
香透民家成普食,馨联玉阙作标符。
相思一物扬憧憬,炙热千般出梦炉。
吞月人何天狗效?团圞本是腹中图。

(四)
腊 八 粥
(平水·下一先)
隆冬何处品甘鲜?百熟珍馐一釜煎。
腊祭八神仁悯物,食酬三宝善随缘。
黄粱紫豆新时贺,赤果青蔬旧岁怜。
举世蒸腾推此饭,粥香缕缕把春牵。
〔附:腊八节背景介绍〕
腊八节,起源于西周朝的“八腊之祭”。《礼记》载:周代先民就懂得了和农事活动密切关联的八个生态环节。把司穑(管农之神),农工(农民、人),猫、虎、昆虫(动物),田舍、堤坝和渠沟(设施)等,视为农业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链,在每年腊八,设节进行礼祀,称“八腊之祭”。五谷和果蔬主祭食品后来就演变为混煮的“腊八粥”。佛教传入中国后,腊八粥又成为这天供佛舍僧的主要食品。三宝,佛家语,指佛、法、僧。腊八节,世称“引春节” ,正是从这天,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标志着迎接春节活动 的开始。

(五)
除夕饺子
(平水·下十一尤)
迎新守岁共加油,早创名餐润腹喉。
扁食蔬香飘子夜,角囊肉美佐觥筹。
笙箫击节烹歌制,花炮燃汤煮梦投。
普馔酬欢无漏处,神州一统品珍馐。
作者简传
董文海(网名:文海航舟):汉族。生于1948年。退休干部。内蒙古赤峰市文联原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赤峰市诗词学会原会长兼《赤峰诗词》编委会主任、主编。现任赤峰诗词家协会名誉主席和《红山诗词》(纸刊)名誉主编,并被聘为多家媒体顾问。近年来有300余辑诗词和文艺理论作品被微信传媒制成专刊。有六部文史专著出版。两次受到国家文化部、三次受到内蒙古自治党委和政府的文学、艺术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