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传
董文海(网名:文海航舟):汉族。生于1948年。退休干部。内蒙古赤峰市文联原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赤峰市诗词学会原会长兼《赤峰诗词》编委会主任、主编。现任赤峰诗词家协会名誉主席和《红山诗词》(纸刊)名誉主编,并被聘为多家媒体顾问。近年来有300余辑诗词和文艺理论作品被微信传媒制成专刊。有六部文史专著出版。两次受到国家文化部、三次受到内蒙古自治党委和政府的文学、艺术奖励。

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方胜先生
【方胜先生作品雅集】

风物山川壮赤峰 (续辑2·诗词19首)
文/董文海
(一)
五律·咏赤峰红山二景
(1)
五律•咏“将军石”
(平水·十二文)
红山戍卫勤,赤壁耸将军。
石铸龙城骨,光凝武穆殷。
帅盔长不卸,战戟永无分。
叱咤雷当令,挥刀闪破云。

(2)
七绝•咏“靠山佛”
(平水·下八庚)
皆言佛法最公平,世俗原来照样行。
强硬靠山香火旺,西天也仗后台赢。

(二)
五律·“太阳契丹”——大辽帝国
(平水·下七阳)
西楼兴北国,横帐拜骄阳。
拓域融胡汉,挥师震汴梁。
男儿弓骥硬,闺阁剑刀刚。
马背英雄气,牵雷伏百方。
注:契丹民族崇尚太阳,尚东、尚日,故有“太阳契丹”的称号。辽上京的皇宫,东向迎日出。因南北横向布局,故称“横帐”;宫殿座西朝东,故称“西楼”。

(三)
五律·咏宁城县小城子镇三百四十多年的公主陪嫁牡丹
(平水·下七阳)
牡丹赴北疆,花国出昭嫱。
滿蒙姻缘贺,君臣月老当。
绮繁怀故主,烽火忆沧桑。
紫燕辞王谢,奇葩照旧芳。
[背景介绍]
宁城县小城子镇长皋村乌向明庭院中的这株“公主陪嫁牡丹”,是清初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康熙将其叔伯妹妹固伦郡主爱新觉罗氏,以公主名份下嫁给喀喇沁中旗蒙古族功臣万丹伟征的儿子——额琳臣时,做为陪嫁物,从御花园中移植到此的,距今已340多年了。这株木本牡丹,株高1·5米,覆盖直径2米,一根四杈,每次开花150朵左右。成为闻名远近的一大活史风物。
看来,那句“我真想再活他500年”的歌词,人是狂言,花木却真能做到!

(四)
五律·赴阿旗根培庙
(平水·下七阳)
久闻清静地,今日赴禅乡。
素带盘山绕,莲峰列阵扬。
琼楼辞世热,玉宇逐云凉。
戒定緣方近,心皈境自庄。

(五)
五律·左旗召庙雨后观瀑有悟
(平水·下十一尤)
雨霁屏山寺,仙川景正尤。
龙群鸣壁上,狮阵吼滩头。
天女挥华练,灵光映黛丘。
禅门玄奥境,欲辨理还休。

(六)
游敖汉四家子
青泉谷(五首)
(1)
七律·峡谷神游
(平水·下一先)
青泉峡谷不虚传,一涧玑珠映线天。
飞瀑层流千尺泻,石廊陡立百回旋。
翠柯满壁扶樱蕊,碧草盈川耀杜鹃。
绕路佩环鸣雅乐,凡夫游此也成仙。

(2)
七绝·石 门
(平水·十三元)
通天云径醉游魂,一路银河洗汗痕。
突见景观余弱线,瑶街共叹设奇门。

(3)
七绝·‘’蛇象同行‘’景点
(平水·下十一尤)
总见贪蛇频噬象,奇逢两物并肩游。
清心寡欲同长久,自律灵虫耻作囚。

(4)
七绝·‘’蜥蜴狩猎‘’石景
(平水·十一真)
蜥虫狩猎造型真,自卫峰颠警复嗔。
神斧奇雕昭后世:濒危物种 贵如珍。

(5)
七绝·‘’母婴同乐‘’石景
(平水·二冬)
母爱诗篇孟笔浓,哪如雕像冠群峰。
此情未止人间有,顽石怜婴也动容。
(本组诗写于2005年春,赴敖汉诗词釆风)

(七)
七律·宁城大明镇辽中京遗址怀古
(平水·下八庚)
弓马澶渊力促盟,王风霸业辟中京。
府开大定融胡汉,宫置宸寰控甲兵。
太后承天巾帼傲,儿皇步舜帝君荣。
百年息战夸都阙,宝塔云标母子名。
[辽史背景]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辽国承天皇太后萧绰(燕燕)和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兵马围北宋的澶渊城(今河南濮阳),以战促成了与北宋历史性的和解,两国罢兵息戈,互称兄弟之邦,从此走向长达一百余年的南北和平发展时期。辽国的国势在辽圣宗时期达到了鼎盛繁荣时代。在母亲萧绰的辅佐下,一代英主耶律隆绪,文治武功卓著,被当时辽朝百姓和后世史书艳称为“小尧舜”。正是辽圣宗亲自选定了古紫蒙川七金山下、土河(今老哈河)之滨的这片风水之地,建立了辽中京(置大定府),成为大辽皇权统治的中心都城。

(八)
七律·攀巴林左旗召庙桃石山“阎王道”
(平水·十灰)
力斧神工一线开,攀援次第客争来。
前行可望升仙界,后退唯愁堕魅台。
欲把佛缘云里握,勇将死径脚前裁。
虔诚得报非虚话,硕硕蟠桃吻众腮。
注:民俗传说,攀爬一次“阎王道”险径,等于一次人生超度,灾祸皆免了。蟠桃,指山顶桃形的巨石,为召庙的风物名胜。

(九)
七律•赋翁牛特旗的袖珍河流——羊肠子河
(平水•下五歌)
世间出此袖珍河,名唤羊肠说历磨。
多曲多弯朝海去,无忧无悔对云歌。
源源乳腺滋人畜,汨汨清流绿漠坡。
碧野红花酬一脉,频频叩访是天鹅。
注:羊肠子河,在翁牛特旗西部。以河道最窄(河床平均寬度仅100米)、最蜿蜒曲折的形态而著名。

(十)
满江红·游赤峰松山区三座店水库前夏家店下层古村落遗址
(柳永格/词林·十六部)
古阙盘山,斜阳里,犹闻鼓角。舒目望、纵横街脉,连环城郭。阵势半坡难比胜,恢宏周口输奇卓。踞水滨,夏店证文明,青铜烁。
东胡起,乌桓跃;旌旗换,兵锋搏。各轮回塞北,霸强兴落。壮剧千秋传史乘,雄关万古难萧索。造妆台,梳洗故城罗,添丰绰!

(十一)
浣溪沙·游宁城大宁城,缅怀明代宁王“乐圣”朱权
(词林十三部)
弃领雄兵逐雅琴,将军捻乐掩胸襟。宫商阵里命门寻。
戎幕寂寥梨园幸,同胞疏远伯牙钦。高山流水觅知音。
[明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权,封宁王。明初领藩驻镇于大宁城(府邸即设在辽中京遗址中)。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以阴谋手段赚取了大宁城,收编了朱权的兵马,将其挟持到江西南昌安置。解除兵权后的朱权,为求生存、免猜忌,从此醉心韬晦于音律中,最终获得善终,并成就为一代乐圣、文豪。创曲、写戏、音韵、乐理,造诣极高,著述颇丰。《太和正音谱》和《神奇秘谱》等乐坛名著,即出于其手。

(十二)
沁园春·凭吊大宁城,兼怀朱权
(词林·七部)
宁郡牵宁,武略前沿,戎马要程。忆秦开却地,郡成右北;圣宗望野,都辟中京。拱卫金元,威加明阙。铁骑冰河飞戍兵。临遗迹,感惊天鼓角,激越声声。
朱权曾领藩名。统八万、雄师镇漠城。恰燕王靖难,疑生肘腋;赚拘郊外,迫起胞兄。解甲花洲,移情锦瑟。不领貔貅率美伶。梨园首、著《神奇秘谱》,永志风情。
注:花洲,即南昌,有“百花洲”别称。另也有勾栏“花部”的隐喻。

(十三)
水调歌头·咏“现代花木兰”——郭俊卿
(词林·七部)
吾地崇英烈,尤结木兰缘。苦心虚拟遗迹,牵史喚前贤。峰顶碑文铭记,河畔城垣诉说:花帅守鸿关。一阕传奇壮,千古梦求圆。
山之盼,城之恋,水之牵。苍穹不负憧憬,郭女降辽原。巧扮须眉百战,甘掩云鬟五载,盛誉凱歌还。巾帼千秋赋,军史万年传!
[短 评]
从赤峰走向解放战争疆场上的“解放军特级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是第一位把《木兰辞》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跨时空地圆满结合起来的巾帼英雄。也补偿了赤峰各族民众,虚拟、附会有关花木兰的各种遗迹,诸如:英金河畔“木兰城”、红山顶上“木兰碑”……等,呼唤巾帼英雄的宿梦、情结。古往今来,女将军不在少数,但像郭俊卿那样女扮男装,完整演绎、诠释《木兰辞》传奇艺术形象的,郭俊卿当属第一位。一些有关这位女英雄的传记,称她的家乡在今辽宁省凌源,这是不错的。她确实出生在凌源(当时与搭界的赤峰地区同属热河省),通常写人物传记,都习惯以出生地标籍贯。但亊实上她在三岁时,就随父母逃荒到今赤峰市,辗转于巴林草原和林西县13年。1945年16岁时,正是在林西县乔装参加了解放军。世界观形成和个人的历史作为,都是在赤峰这片土地上,上演展开的。因此,凌源、赤峰无须争,都同样属于女英雄的成长摇篮。仿照一位前辈文人调解历史上关于诸葛亮出生地“南阳”抑或“襄阳”之争的对联,笔者也曾戏剥了一联云:
同属搖篮,本有别出生、成长;
共为故里,何须分凌源、赤峰。

(十四)
沁园春·咏赤峰新城区
(苏轼体/词林·十一部)
烨烨红峰,塞北通衢,朔漠重城。忆烏桓版籍,赤山曾现;大辽故垒,煊赫双京。沈括图抄,小苏歌赋。名载松州负雅名。留双璧,有董朱诗墨,盛赞葱青。
蓝图又启恢宏。创伟业、洪钟壮吕程。看西移北扩,奇楼蜃涌;八街两带,梦笔华生。车伯娇颜,石园玉质。一脉龙行耀谷腾。歌市曲、续草原壮谱,古韵新声。
注:
①赤山,《乌桓传》有载。有人考据或指市区红山。姑从其说。
②双京,指辽代最核心的两个都城上、中京。
③有辽一代,沈括、苏辙等很多北宋文豪,都曾任使访赤峰地区,留下了大量诗文。1964年,朱德、董必武两老,曾来赤峰视察东郊林场,并分别留下了七绝七律和书法墨宝。
④赤峰市歌为《草原上有座美丽的城》。
本词中有些语句,是由新城区景观提炼的,恕不一一注释。
(写于2005年新城区釆风)

方勝,字敬吉,号五台印叟,斋号禅颐精舍。中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酷爱金石书画。 书法以篆隶见长,运笔稳健遒劲,格调严谨古雅。篆刻深得卜辞铭文、战国古玺、秦汉印章之精髓。贯通融合,冶为一炉,遂成独家之门。篆隶刚健质朴,深厚遒劲,于铁画银钩中求古拙,于浑金璞玉中见妩媚。又于近古稀之年,求新求变,以坚忍不拔之毅力书写泥金长篇。塑造自家面目。其朱文印方圆隽爽,白文印古朴浑穆,意韵高雅,溢于方寸之间。其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功力扎实,画路宽泛,意境清新,笔力俊迈。终成就书画印融为一体集一身名冠艺术界:天之骄子,国之瑰宝!
方勝先生现为中国国画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汉文盛唐文化艺术公司艺术顾问,长安书画院名誉院长,天津印社、西安终南印社顾问,北京长城书画研究院顾问。
出版著作有:方勝朱砂《篆書朱子家訓》缐装本,《方勝篆刻選集》《方勝精選金石書畫集》《方勝書畫篆刻選集》。
先后应邀在日本、美国、台湾、中山、珠海、太原、西安、上海举办个展。中央电視台、日本NHK电視台、陝西电視台、西安电視台、威海电視台分别录制专题節目多次播放。多家大型网站、藝術媒體做過多次报導。书法篆刻作品应邀刻入多家碑林及名山摩崖刻石。
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中央及省市电视台、美国、日本电视台均有报导或播映专题。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和各地报刊杂志刊登作品及评论。曾受到胡锦涛主席亲切接见。
方胜朱砂《篆书朱子家訓》宣紙線裝本在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发行。
编辑出版《于右任先生五言对联集锦》两辑、《张寒杉草书千字文》等。
方胜先生儒雅、本色、心无旁骛、锐意进取,积六十春秋人生境界: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融古烁金,修成正果!
方胜先生,德高望重,至尊至圣。名在当代,功在千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