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魂系列组诗】现代诗歌
《少年父亲》文/张兰洲
父亲的童年
可谓尝遍人间艰辛
历尽人间磨难
十六岁的他
因为家庭原因不得已缀学离开学堂
爷爷因为当时租用村大队一头耕牛
去煤窖拉角
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
半夜时分拴在院中树上的老牛断了气
爷爷解释不清楚
被民警关进了牢房…
父亲兄妹八人
父亲排行老大
下面四个弟、三个妹妹
爷爷的离开
家里失去了顶梁柱
所以整个家庭重担
由父亲和奶奶撑起…
九口人的家庭
光靠奶奶一人也不行
少年的父亲决定去煤窖拉煤
奶奶白天既当爹又当妈
除了每天忙活完地里
还要回来兼顾家里
十六岁的父亲
人穷志不短
第二天东方的天空刚刚鱼肚发白
父亲就早早穿衣起床
拉上木板车
捎上奶奶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和一个脱漆发白的水壶
告别奶奶
直奔几十里外的煤站而去…
父亲步伐铿锵
中途穿过好几个村庄
一路向南
功夫不大到了煤站
和煤窖头一番寒喧
父亲开始装车
一锹锹黑色发亮的煤块被父亲装满了车
返回时
又一道难题摆在了父亲面前
一个人拉着上千斤重的煤车
要爬过面前这个八里长的坡
当地人称它为“八里坡”
少年的父亲如同初生的牛犊
硬是一个人咬着牙爬上了“八里坡”…
中途累了
父亲就停在路边树下休息会
豆粒般大的汗珠洇湿了父亲的后背
把上衣脱掉铺在车下
饿了啃口干粮
渴了打开水壶
“咕咚咕咚”一阵猛喝
父亲再把拉来的煤
帮煤站送到各买家
就这样一天也能拉上三车煤
夕阳西下
天空染成了绛红
把父亲淌着汗水的脸映得通红…
…张兰洲书于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天津。

作者简介:
张兰洲,原名张思清、中共党员、自修大专文化(南开大学历史系),河南内黄人。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参军入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武装干部学校(隶属北京军区),后调至唐山警备区司令部某科。
本人平时热爱写作,尤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中国诗歌网》蓝V会员、民间草根诗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有作品分别发表于《豫北文学》、《中国乡土作家》、《中州作家》、《九州作家》、《上海文坛》、《北京文学传媒》、《网易》、《百度》、《华人头条》、《文都墨客》、《北极星文学》、《军地红色文学》等等多家媒体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