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园月色(小说)
文/韩世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风和月朗的夏夜,一个叫兰兰的漂亮姑娘偷偷溜进了花园。花园里桃李杏柳,枝叶茂密。她悄悄地在那棵粗大的桃树底下藏了起来。在这儿能看到她的只有天空那个调皮的月儿,还有出没枝叶草丛间的萤火虫,再就是墙角暗处,自顾不暇,忙着织网的红蜘蛛。好一处绝妙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一个长长的影子,从花园半开着的柴门伸了进来,接着影子拖进了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园内,月光落地静无声,年轻人开始东张西望,树的后面隐有笑声嗤嗤……
“秋水,秋水在这儿。”姑娘压低声音甜甜的喊叫。
秋水来到树下,省略了女人陶醉的山誓海盟,倾诉衷肠。他俩拥吻了。吻着又软又滑,凉丝丝,软绵绵香甜的唇舌。短暂喘息后,接着还是接吻,可是这一次兰兰吻到的是冰凉、僵硬的唇舌,姑娘尖叫一声,吓呆了。他俩面前立着一个高大粗壮如牛的男子汉,他叫二娃,是兰兰的傻哥哥。
二娃呆呆地憋了半天,“你们亲嘴了。”他说,“娘还要用你给我换媳妇呢。”
“我告诉娘去。”他接着说,接着脚挪动了两下。
“二娃听我说,这事不可以告诉别人的。”秋水惊魂未定地说。这对年轻人现在着实束手无策了。
“把鞋给我,我就不说。”
姑娘这才恍然大悟,口里还咬嚼着没有来得及送给秋水的鞋儿。
鞋是她在灯下用最甜蜜的时光精心制做的。哎,有什么办法呢?只好答应給他了。二娃将鞋夹在腋下,得意洋洋地吹着口哨,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小园。
这对恋人再也无心接吻了。
二娃娘用兰兰换媳妇,那时候叫换亲。山村僻乡,贫穷落后。一些家境贫寒,身有残缺的男人,三、四十岁讨不上老婆。为传宗接代,不断香火,找一户相当,用各自家的女孩子,互换上门做媳妇,这叫对门换。任何事物都是在探索中取长补短,加以完善。换亲也是如此。后来出现了三门倒。
兰兰就是三门倒。兰兰换给王家庄一个叫王强,二十九岁一只胳膊的男人做媳妇。王强的三妹妹英子,换给李家寨一个叫李贵贵,二十七岁一只眼的瘸子做媳妇。李贵贵的二妹妹李燕,换给二娃做媳妇。整个六月,媒人日夜奔波,穿梭三家之中。
二娃呢,这个二娃,从小园出来,吹着口哨回到家里,将那双只有他半个脚大的鞋,放在肚皮上,浑身上下只穿一条脏兮兮的裤衩,像小学生在方格里歪歪扭扭写上的一个“大”字。仰面朝天,躺在炕上,呼呼睡去……
一觉醒来,他隐约灵机一动领悟到了什么,又总是模模糊糊,理不清,思不明。有一点他比谁都清楚,那就是娘要用兰兰给他换一个漂亮的媳妇。也就是说失去兰兰,就失去了漂亮媳妇。
于是,他开始监视兰兰,不断跟梢,兰兰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一分钟也不让他俩单独待在一起。
夜里,他像谷地里的稻草人,站在小园月光下,为了一目了然,他选在两棵树的树冠缝隙间,让那月光像聚光灯一样打照在他脸上。一脸月光的二娃脸儿,真的值得一看:一叶肥大的桃树叶子,恰到好处地遮住那只斜眼,塌鼻梁,四方大嘴,嘴角流着涎水。印堂有一块核桃核大的褐色胎记。他要守株待兔,扬言,秋水胆敢踏进小园一步,他就砸断他的狗腿,兔崽子,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他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决意要拼个你死我活。
可怜这对恋人,整个夏天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一天,晚饭过后,兰兰坐在门前石柱子上,眼睛透出柔和的光辉。然后两手抱住膝头,把头放在两膝中间,将脸向上仰着,眼睛妩媚地向上看着天空那个神秘的月亮发呆。
突然,二娃出现在她面前,他把鞋摔在兰兰脚前。
“我不要你的臭鞋,我要媳妇!”接着又说:“我告诉娘去。”
兰兰一跃而起,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二娃的告密,婚期提前了。因为媒人信奉,“夜长梦多”。
登记处在人民公社政府大院最前排,英子和李燕,蹲在大院西南角,背对背向项哭泣,中年媒婆席地坐在两姑娘对面,口若悬河,继续劝说英子和李燕。李贵贵两手抓着秋草一样乱蓬蓬的头发,头埋在两膝间,身子卷缩在北墙根。
二娃跑到登记处门外,向里探头探脑。
兰兰和王强是第一对走进登记处的。登记处房间不大,很简陋。靠北墙放着一个报纸架,上面挂着各种报纸,旁边一条方凳上放着一个洗脸盆,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四十岁上下歪着头的男性工作人员。外人只知道他姓张,背地里叫他歪头张。
歪头张低头抹桌子,猛一抬头,不由吃一惊。桌前站着一个妙龄少女,两条齐肩小辫,黑亮的眼睛里,泪光点点,一对粉红色的浅浅酒窝,因为咬着妖媚丰润的嘴唇颤抖着。在她那弯弯的睫毛的淡淡的阴影里,隐藏着少女的忧伤。她的身后躲着她未来的即将生活在一起的独臂、驼背的男人。歪头张呆若木鸡,一动不动坐在那儿,忘记了他是干什么的。
兰兰瞪大眼睛看着桌子中央,血红的印泥盒里,站着冷若冰霜,触目惊心的公章。转身冲出登记处。
王强朝媒人结结巴巴喊:“她,她不干了!”
媒人一跃而起去追兰兰。英子和李燕不约而同地拼命向大门跑。媒人又掉头去拦截英子和李燕,英子和李燕奋不顾身,跑的无影无踪。剩下媒人站在那里,手里还紧紧攥着从英子脖子上抓扯下来的一条粉红色的纱巾……
二娃回到家里哭闹了几天,后来,身后跟着一群娃娃东街跑西街,喊着要去当和尚。口齿不清地念叨:“和尚偷尼姑,和尚不偷尼姑是傻和尚。”一会儿弯下腰来找石块,吓那群赶热闹的娃娃,于是,这一群娃娃都在笑声中逃散。然后他迈开大步像企鹅一样拐进了胡同。再后来,离家出走,消失的杳无踪迹。
英子和李燕呢,我听李家寨姥姥说,英子和李燕对门换了。换嫁那天,邻女少妇,老妪巷姑哭了整整一条街。
“造孽啊!多俊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多俊……”
姥姥擦着泪脸重复着……
稿件管理 : 紫烟幽梦
审阅:小雨点
简评:落后的农村铁的现实,仍在上演换亲包办婚姻,这是个老故事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却依然存在,这给政府立法和农村人的传承提出了一个大课题。


作者简介:韩世美,山东省即墨区田横镇丰城社区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村委会主任。爱好小说创作,曾在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