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李玉洁教授并祝贺张坤元小朋友大作
《瑶华集》
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 孙学士
瑶华一枝万里馨,自豪曾是沐花人。
乐道夷门沃土厚,东风桃李满园春。
201910251705
附注: 李玉洁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坤元是李玉洁教授外孙女,郑州实验中学学生。2014年,10岁小朋友张坤元在《信陵诗刊》发表处女作,14岁其诗词《瑶华集》(书名自己题写)交北京作家出版社,今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诗以贺之。


张坤元《瑶华集》自序
自鸿蒙肇辟,元气始化,洪荒亘古,江畔何人初摇荡性情,感于风物?是以天能造物,物能感人,人能生情,寄之于咏。
嗟予辗转人寰尘宇之间,尔来十有四载矣。少读诗书,或无生知之资,而具玄默之性,略有沉郁之思,且多杂遝之感,遂聊为诗家语。初,予喜观《红楼梦》,其中诸咏,莫不使吾倾心眷顾也。或未尽究其意旨,但讶其情采之华,骈俪之工耳。既景钗黛之高韵捷才,慕众芳之仙姿灵窍,始自觅句,形诸篇什。斯言一出,似不经意,而人之蒙昧初启也,俯而为诗,以鉴以摹,以求以索,笔常滞重,意每枯竭,兴忽散漫,思时阻塞,凡斯种种,可胜言哉!
故曰余诗词性灵,实兹于红楼。至于初期之作,尽显粉黛风度,闺阁气象,以此度之,想当然耳。尝作白海棠诗数首,窃以为文采风流虽亚黛玉、宝钗,然取青妃白之工或堪为探春俦矣。又尝赋风花雪月,鸟虫草木,自谓:独工咏物,特擅七律,略与大观园中人同风。——殊不知人之初学诗,理应从此始。
日月倏忽,春秋代序,于是蹈故辙,应旧律,非物不咏,非物不赋,律诗纷沓,终不见奇。时有所虑,念之迷烦。复值家人谓曰:“胡不肯为慷慨豪壮之辞?但当破除旧套,以换新声;有所疑难,尔其克之。”予将何辞以答?但恨椿萱之莫知我心。使予如是,譬犹使予挈泰山以越河济也——匪河济也,北海也。匪不为也,不能也。
甲午岁季秋至乙未岁仲秋,其间除《月》,竟别无所述造。夫人口吐莲花而微琼浆滋养,则必有词穷之日。予之情状,盖即此欤?
然当时予不能谙此理。每视彼稿册尘封,未尝不忧心烈烈,喟然长然当时予不能谙此理。每视彼稿册尘封,未尝不忧心烈烈,喟然长叹也。岁月荒疏,情怀枯索,至此方暗怨己之才学疏陋,禀赋顽冥,或自疑江郎彩笔,今当见还也;或自伤仲永通悟,且为众人也;或自谓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
何日方得轩翥骋鹜,独步千里?临风对月,颇有所感否?
重操翰墨,乃在一载之后。自此略能恢拓,求索至今。
予之为诗也,短则历数时辰,长则经几昼夜;内自念之,至深宵难寐,两目徒瞑而神清如故,若有孤檠长明,照彻乃心不夜。草创之后,辄点窜涂改,增而复删,更而复易,回还往复,如是不休。润饰之工不易焉。予稿既定,读之再三,仰观俯察,或问所怀,但扬眉欢悦,埋头意淫耳。求之既得,云胡不喜?维子之故,使我忘餐。
昨夕暇豫,清游闲步,聊以娱心。暮云奔涌,溢于苍穹,高树之上,骤起悲风。是岁中秋已过,料今夜之月应减清辉矣。四顾寂寥,即目荒凉。正值一木叶倏忽震落,飒然来下,天地不觉为之萧索。哀人生之长勤,百年之如寄。少年真当努力,恐年岁月之倏忽,将永伏恨老大之伤悲。
然则我志为何?盖予亦不能答焉。是时惟顾身畔诸景,良有所动,欲观宇宙之大,察风云之局,略山川之险,识草木之青,收于眼底,形于笔下,以尽当时意,以付后来人。
风华美矣,而未抵寸阴如璧;江山大矣,而莫敌烽火灼天;政教盛矣,而止乎区区五世;功业伟矣,而归于蕞尔之土。问浮世三千,何物足能不朽?文艺千古事,吾自当勉之。幸予今得述咏以展其愿,陈诗以骋其情也,庶几朝彼皦日,傲此清风,竟成一世之隽。
作者:张坤元
2018年 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