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穷人
文坛元章
由于职业的习惯和出生农村饱尝过贫穷的滋味,我无论走到那里,都愿意了解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相反,却不主动去观察和羡慕那些一夜暴富的所谓富翁和富婆。因为对穷人特别是农村出身的人,无论此前认识与否,从骨子里就有一种感情,特别同情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通过了解,在目前的大城市,其社会底层的职业,行业不是很多,但就业人数却不少。大部分是属于农民进城的人员。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有:农民建筑工、路桥工、园林工、各单位以及居民区保安,为城市生活服务范畴的人员有:理发员、饭店服务员、外卖哥、各类保姆、清洁环保人员等等。

这些出生在农村的人,由于改革开放后的政策许可,当年他们背井离乡到周边或者很远的大城市漫无目标地找工作,企图摆脱农村的艰苦,能在那里尝试通过奋斗几年,混个正当职业。甚至有人梦想留在都市,成为其中名副其实的一员。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都曾经年轻力壮,他们不愿意一生被农村土地所束缚而向往城市。所以,尽管抛家舍业来到城市,工作生活比较艰辛,忍受着劳累和被人瞧不起甚至白眼,仍然能坚持而不半途返乡。然而,城市接纳的是其不怕脏累的劳动,而不是給予他们与城市人同等的劳动报酬和待遇。
这部分人虽然在城市工作多年,甚至有的已经传接到第二代,但仍然没有真正融入他们憧憬并为之建设和奋斗过的城市。因为,城市不愿意也几乎没有采取措施和考虑接纳他们。所以,尽管打工人员已经几十年在外,现在仍然没有城市落户,虽然人在都市劳作,但户籍仍然归农村。
在城市,他们没有住所,经常几户人家共同租住一处,窝居和挤在狭小的房子里,往往撩帘或者隔床便是他人天地。后代难以入托和上学,因为正规幼儿园和学校不接纳非本地居民子女。免强能够入学的儿童,不是费用高便是教学条件差。至于享受医疗、子女就业更是低人一等,价格高质量差随时随地在等候着他们。这些就好比八十年代前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待遇一样,社会硬生生把人分为几个等级。

但大城市是一天也离不开这些服务和劳动者。最说明需要他们每天服务的就是春节假期。当辛苦一年的打工者拿着那些挣得的微不足道、通过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回家过年的时候,城市里那些老板和很多服务行业管理者,大部分不愿意让他们回家。因为由于他们回家过节,眼前这个平时看着红红火火的城市,广大市民会感到极不方便,整个城市有可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可以想见,街头垃圾再无人处理,四处堆积如山而形成恶臭,家里瘫痪在床的老人以及幼儿再无人照料,理发店、超市、饭店等等服务行业关门闭窗等等,这就给城市人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和麻烦。只有到这个时候,管理者和普通市民,才感觉到这些普通人的重要性,原来离开了他们一天也不行。
但是,城市给予他们的待遇却不公平,尽管大部分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包揽下来。
打工者是年轻人,由于精力体力旺盛又有文化支撑,一般工资比较高,他们负担自己当下的消费没有问题,但一提起房子和成家问题,往往显得愁眉苦脸。甚至有一些开始觉得家乡小城市没有大前途的毕业生,来到大都市拼搏几年后看看前途渺茫,渐渐心灰意冷,又寻机折返回到原籍重新就业。高消费特别是高房价使年轻人好高骛远梦想破灭,不少人回归现实重开始脚踏实地。年龄稍大的中年人大城市找工作不容易,即使找到工作岗位也不称心如意,他们一般报酬较低。年过半百者者岗位稀缺,他们只能干一些临工,做最底层的清洁环保之类的粗活,得到的待遇更低。
某大城市平均工资很高,在全国数一数二,但用人单位付给保安一类的到手工资一般不超三千,服务雇工类即搬运垃圾和清扫街道的农民工资更低。他们只能得到该城市的最低工资,即每月2400元,却需要每天早晨五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八点才能下班,除了中午自己找地方吃饭时间外,一直需要不间断地工作。这些人当中有外地来城市人,也有当地郊区农村农民,还有部分当地退休或者下岗人员二次就业者。

几位就业老者告诉我,那些郊区老农虽然家在农村,土地已经被城市建设征用干净,国家待他们达到退休年龄即60岁,才每月发给2000元左右生活费,也叫农保或者社保。没到达到退休年龄阶段的人,自己找出路挣钱养家。这样,这部分人退休前没有了收入来源,只好每天起早贪黑,骑车到附近城区打临时工或者就近找活干。部分曾经在岗现在退休的二次就业者,退休和现在工资加起来应该超过五千元,还算免强过得去。而那些外地远来打工者,二至三千元的收入显然不能满足需要。这些阶层的劳动者,收入低又需要养家糊口,是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社会对他们几乎很少有人重视,被逐渐边缘化是肯定的。
在那些高消费大中城市,很多人已经衣食无忧,不仅外表光鲜,而且其生活质量确实很高,甚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有人不愿意煮饭经常手机点外卖,有人整理家务顾佣保姆,有人连擦地都配置了扫地机器人,很多家庭甚至洗碗都用上了洗碗机等等,他们这些人确实真正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历史、社会、家庭、个人的客观原因,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的生活现在仍然比较困难和贫穷。无怪乎我们经常在大城市街头巷尾经常看到,有些人尽管年龄偏大和体弱多病,许多夫妻仍然一起双双进城或者就近辛勤打工或者伺候别人。农村很多地方还不富裕,需要国家扶贫救济,城市里也有很多穷人在底层生活着。让我们社会各界从现在开始关注、重视和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底层生活的劳动者吧!

作者简介:王元章,男。笔名文坛元章。原籍河北省万全县人。现居河北涿鹿。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涿鹿县诗词协会会员。曾在农行工作。喜好诗词、散文和游记等文学艺术,曾经有作品发表在国家及省市刊物上。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