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诗论] 诗路心语
文/一了山人
一
在茫茫人海中,冥冥之中总有一些人在未知的地方等你到来。而你来到这个世间也只是为了与他们相遇。
在遥远的路途,总有一些花朵会向你绽放。 像是命运的安排,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每一个人生的转角,都会展开新的故事。我们都在寻找花开的旅途中,然后相遇。
在一场花事中,姐弟之间、师生之间、我们与诗歌之间,就这样登上了彼此生命的舞台。
感恩相遇!
二
诗歌是表达的艺术,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把爱写出来,爱会传递、漫延; 把痛苦写出来,痛苦会减少甚至消失。
选择与诗歌为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灵魂的皈依。
在诗的天空里,拨开云雾,我们找到了格律体新诗做为我们创作的方向。
因为诗歌是讲韵律的文学体裁,不放逐音乐性是我们的创作追求。
愿闻一多、徐志摩时期的那一轮新月, 继续高悬。
三
诗歌是非常自我的,它要展现作者个人的情怀与抱负。诗歌不能失去小我,但同时又是升华了的大我。
诗歌不一定非要刻意表现苦难,诗人也不一定非要去经受苦难。就如新闻媒体一样,不一定非要全部报道社会的阴暗面才叫责任。关键是用一颗真心,表一片真情。
诗歌内容的表达取舍,与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样,都应该百花齐放。
当你选择一条道路行走的时候,并不代表别人选择的道路就错了,最起码那也是有着别样的风景。
我们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与我们不一样的他们。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该持有的立场。
四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试图为诗歌找回那件丢失了的美丽外衣。东方诗风是这些人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人正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园也越来越多。现在的主流诗歌,一味西化, “去中国化”倾向严重。一谈诗,必国外某大家; 一谈诗评,必外国某名人如是说.....
在创作上,也看不到中国传统的影子,也体现不出中国文字的独特性。除了“去中国化”,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去音韵化”,也就是“散文化",“非诗化” 。
写诗而追求非诗,这真的让人很难理解!
五
我们欣赏诗歌,除了内容的欣赏外,还应该有音乐美的享受。好的诗歌,反复吟诵是一种享受; 好的诗歌,除了内容,形式上也有足以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
中国有“诗国"之称,我们不能辱没了这个名号,我们的身体里可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我们是如此执着地坚持“中国化”“民族化" ,追求诗歌的“韵律美”。我们要用中国的文字,写出现代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诗歌。
让古老的河流依然可以涓涓流淌,愿祖先的一伞松荫, 继续伸展绿色的枝条。

六
诗人,应该是语言的创造者,而不是语言的乞讨者; 是词语的创新者,而不应是囚笼者。
诗人,应该是思想的先行者,而不是跟随者。是那种站上荒原的高处能遥望到大海,身处隧道深处而能仰望到天空的人。
诗人,应该是最好的情人。一株野草 也能让他心生怜爱,一粒沙石也能让他倍加疼惜。他关爱所有有生命的、无生命的。
诗人,应该是一位谦卑的修行者。俯看流水想到生命的短暂: 抬望星空感觉个体的渺小。见到孩童,能寻回丢失的纯真: 注目老着,能感受到岁月的磨砺。
诗人,应该是一位穿越者,能穿越时空,神游于古今中外。历史无法拒绝他的闯入,未来也不能阻止他的到达; 星空之外没有能妨碍他的穿行,人心深处无能拒绝他的到访。
七
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是有心人, 善于观察和思考周边的事物, 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这是角度的不同),能够挖掘出别人未曾充分挖掘的东西 (这是深度的不同)。
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别人的镜子,呈现的是别人眼中的世界。
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心灵,体验的是自已独特的感受。
每位诗人还都应该是哲学家,他对世界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
每一位诗人都是有情人,他对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包括愤怒,因为愤怒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诗人,应该是第一个跑到海边去看日出的那个人; 或是看日出时,第一个想到日落的那个人。
诗人,应该是春天里第个等候花开的那个人; 或是看到花开时,第一个流泪的那个人。

八
每个人都有家乡,或栖居、或远离; 每个人都有亲人,或团聚、或离散; 每个人都有过往,或回首或展望; 每个人又都有情感,或浓烈、或沉静。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场景,登高山面望远, 观沧海之日出、驻足不息的河流、沉醉尽染的层林。
这些场景绝大多数时候过去也就过去了,当时的种种感受, 也就瞬间的事,过后就如风一样消散。 但在敏感的诗人那里,这一切就会被纪录下来,成为诗歌创作的巨大灵感。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诗歌中的想象是诗人放飞的风筝,它飞得再高,永远都有诗人手中的那根线牵着。
诗人一旦丢弃了手中的那跟线,风筝就失去了掌控,不知道最终会飘落到哪里。诗歌中的想象,也会变得无的放矢,读者将找不到理解的脉络。
九
诗歌的创作者是谁? 不完全是“作者”,而是“作者+”。这里的“+”指的是那些读者。是作者和读者们共同完成了完全意义上的诗歌作品。
作者只是完成了文字意义上的诗歌作品,加上读者,有了读者的参与,完全意义上的诗歌作品才算形成。
一首好诗的标准应该是哲理和诗意的高度结合。换句话说,也就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结合。
思想的高度决定创作的高度。
诗人不免孤独,因为有追求,因为有思想。但他享受这份孤独,他把孤独当做一笔巨大的财富。
因为他揭开了伪装,审视这生命的面目。
他在诗里寻找....
他在诗里寻找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