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善人传奇
文/张洪涛
在亳州涡北只要一提起张大善人——张金忠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大善人以其传奇的经历、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而远播黄河之北。关于张大善人张金忠的林林总总传闻,件件都让人启迪久远更让人获益匪浅。因时间关系现选几件以飨读者,敬请观看。
相传日寇占领张桥集时,张金忠(张大善人)以超乎想象的胆量,经周密谋划后带领族人,在夜里一次成功地把所住六个日本鬼子全部歼灭,并缴获枪支东洋马及其他物资。
日寇在长达年余的追杀中,终因乡邻的庇护而安然无恙。故而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把张家老祖坟挖了个底朝天,把张家祖先的棺木打开造成尸骨无存,所陪物品被掠一空,一穴上等风水荡然无存。
据说日寇在年余追杀中,只有一次见到张大善人,更蹊跷的是在不到一百米的玉米地边,十多个日本鬼子一齐放枪,张大善人却皮毛未损,成功脱险。
张大善人为逃避日本鬼子的追杀,带领家人到东北与河南夏邑县交界处的康庄时,当时时局动乱,土匪横行。一天傍晚,不知从那里来了一股土匪,在内线的带领下把康庄的有钱人和张金忠及周边庄富人一齐囚禁在一个院里,土匪把所有人的随身物品及衣服全部掠走,让人都穿上破裤子。并威胁说:“今晚你们谁不说出自家埋藏银元的地方,天亮后谁就得死!”人们面面相觑,都敢怒不敢言。
时至深夜,西北突然一阵大风一道电闪一声振耳欲聋的霹雳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霎时间院内积水过尺,土匪锁上大门都躲进屋里避雨了。张金忠趁夜黑雨大土匪防范薄弱之际,与周围人秘语后朝离房屋最远处院西北角墙猛推,土墙也许是年代久了,也许是水泡的,只一推便墙倒一丈多,此时张大善人等三个第一批跑出大院。
土匪发现时人已跑完了,土匪全体出动紧追不舍。据张大善人说枪子在身边飞过,身边也有多人倒下,经长时间的奔跑身体已明显透支,正在这时眼前出现一破庙,张大善人等三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忙进庙后跪在神像后面祷告。不一会土匪追到庙前,一个土匪说:“到庙里搜搜吧!”土匪头子拿手电一照说:“门上蜘蛛网好好的,肯定没人。”正在此时,前庄犬吠叫不断,土匪头子果断的把马鞭一挥道:“快到前庄追,论功吃肉领赏!”土匪一溜烟不见了。据说,所囚大院几十人只有他们三个躲进庙里的活了下来。更让张大善人奇怪的是:蜘蛛怎么能顶风冒雨在短暂的时间里把网补的完好无损呢?
张大善人到八十多时还时常讲与周边人听,常自己的亲身经历劝亲邻吃亏是福。他还说:“人在做,天在看。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迟与来早。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咱不能帮人家个大忙,咱一定能帮个小忙。总之,力所能及的帮需要帮的人一点,这样好。”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日寇投降了,张大善人也回到了张桥老家。一天张大善人吃过早饭到大桥上练太极拳时,看到一个推独轮红车的推了两次都是快临桥上时又退下重推是因所装货多路不平未能推上桥。张大善人一脱马褂,一个箭步帮着把车推到桥上。推车小伙说:“谢谢大爷帮忙!要不是大爷您的帮忙,我不知道得费多大的力气才能上桥!”张大善人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张大善人又帮推了几次车后心里就想:我今天有时间能帮人推,如果明天没有时间的话又有谁帮推呢?如没有人帮他们推一把,他们该多累啊!
于是,立马回家自个出钱让人挖自己地里的土把桥两头大小坑都垫平整,又把上桥坡垫长让桥坡变缓。从此后,拉货的再也不用满头是汗退退进进才能上桥上了。此善举被推车者赞传山东单县以北。
第二年夏季有一用独轮车拉货的,出了张桥集往南走不远到一自然水沟桥中时,只听“坏了!”桥因多日水泡加木腐小桥从中而断致使其连人带车坠落水里。张大善人忙让人把老坟地里柏树林里的大柏树锯成桥板,把桥修好越新。此善举又被广播好远。
张大善人不仅常出力捐资修桥补路,还对乡邻有困难的鼎力相助。
据邻村九十多岁的老人说:有一年年二十八,赵三到张大善人家借粮。因赵三平日未与张家有来往,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只想借二十斤粮食过年,张大善人听后说:“你家六口人,又都是大人,二十斤怎么行?你回家拿个最大的口袋,和你兄弟一起来。”赵三道过谢一路小跑到家,家人都忙问借到吗?借多少?赵三说:“张大善人真好!我说借二十斤。他说咱家人多,让我回来拿最大口袋和俺兄弟一起去哩。”赵家皆大欢喜。
赵三弟兄俩装满口袋抬出仓库,张大善人锁好门说:“赵三,你上有古稀父母,下有没成家的弟兄。不要再赌了,你家还有二亩地,卖光了吃啥?”赵三弟兄俩发誓不再赌了不再卖地了,等有了一定还。张大善人又说:“我现在比你还强一点,不用还了。如不够明春再来装些。赵三说:“谢谢大爷,够了!我们弟兄明年到外打工去”。赵三从此戒赌,据说到解放时,赵三家已成上中农
类似有困难来向张大善人借钱借粮的,张大善人都会热情应允,说不要还了。
解放时因张大善人亳州城有两处粮行,家里有作坊、骡马、私塾及一百多亩田地被化成地主。虽说是地主,乡亲们都不把他拿地主看。不但不打他骂他,而且还对历届干部说:“张金忠是个大好人大善人,咱政策是政策,我们可不允许打骂大好人!”在众乡亲的呵护下,张金忠虽经历历届干部多次运动,都是戴戴高帽,游游街,多做些义务工,从没有挨过一次打,受过一次骂!所以张大善常说:“感恩老少爷们的爱护!感恩干部们的开恩。才使我少受好多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逃荒到山西的儿子携全家回来了。庄人都自愿拿来酒菜祝贺。张大善人干劲更大了,不分昼夜辛勤劳动,把国家分的责任田打理的年年丰收。但终因八口人只有两口人的土地,除了交公粮,所剩无几。当时因刚刚改革,打工都找不到地方,张大善人家老少替换班起早贪黑,拉平板走村串庄卖酱油醋烟火柴赚点钱补家用。但本小利薄每年还是有几个月不够吃,借玉米,甚至借用发霉出芽的玉米充饥。尽管如此张大善人还整天乐呵呵的,逢人都说:“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我和儿孙团聚。”
张大善人晚年虽生活困难,身体健康,耳不聋,眼不花。但子孝孙贤,家庭和睦。八十八岁春的一天,把儿女叫到面前说:“我可能要去了!我房间里还有亲友们拿来的礼品,我去后代我到亲友家看看,不够你们看着再添点。”“我走后,用我床上的席把我卷好,再用新塑料布套上就行了,不要买棺木了,我这辈子没给儿孙留下什么!把我棺木的钱买几袋化肥吧!”说话后张大善人不吃不喝两天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