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又一个春天到来时,皂角树竟然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叶子变成了深绿色,而且越来越浓密了。皂角树活了!人们举头观望时,不禁发出了啧啧称赞之声,笑容在脸上绽放。于是,皂角树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从它身边经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抬起头仔细观赏一番,或是坐下来歇息,拉拉家常。小孩子们在树下蹦蹦跳跳玩耍,把皂角树当成了好朋友。
小时候,每到秋天,村里的人们便将皂角树上成熟的皂角采摘收集在一起,去村外小河边洗衣服时,就从竹篮子底取出一两个皂角,用手掰折成两个半块,用力在脏衣服被单上来回擦揉,当做肥皂洗衣粉使用。皂角具有清洁除污渍功能,这是我长大后才知晓的,那时候不大理解,只是感到神秘有趣。在那个生活极其贫苦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哪有钱买洗衣粉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呢,只能是苦思冥想就近取材另想办法了。很多时候,一袋洗衣粉或是一块肥皂,若是供一家人清洁使用的话,往往要用上半年的时间。洗衣服时,邻居们往往互相借用洗衣粉、肥皂。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关系亲密无间友好和善。
一场重病夺去了母亲的宝贵生命。偏偏又祸不单行,幼小的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外的小河里玩耍时,一不小心患上了气管炎、肺炎,父亲只好给单位请假,从遥远的户县匆匆赶回,和哥姐几个一起把我送到了县医院,随后又去了西安儿童医院。肺炎、气管炎刚刚治好,却又患上了手脚麻木,连走路都成了问题,要人搀扶着或是手拿木棍小心翼翼地前行,经常摔倒在地上,满身的伤疤。乡医告诉父亲,这种病很危险,要是耽搁了会留下后遗症的,和瘸子一模一样。父亲心里十分惊慌,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向单位请假,和哥姐几个把我送到了西安儿童医院精心治疗。护士打针我不顾一切地哭喊脚蹬手推,父亲和同病房里的叔叔伯伯一起把我按倒在床上,好话说尽,方才罢休。为了早日恢复身体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每天黄昏,吃过晚饭,父亲就带着我在儿童医院的花园里锻炼身体。父亲找来一辆小自行车,红色的,两边还有两个小脚踏,防止摔倒。有时候,父亲悄悄地带我出去散心,北院门、南院门、桥梓口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印象最深刻。我因为有病,身体虚弱无力,骑自行车时腿脚使不上劲儿,行走不远就要停下来歇缓,气喘吁吁,大汗淋淋。父亲便找来一根细绳子,一头系在自行车前面的车把上,另一头用手攥着,陪着我锻炼身体,几乎每一天都是如此。出院后,父亲又用自行车带着我寻找民间老中医,早出晚归,风雨兼程,跑遍了周至、户县的角角落落,并且按照老中医开的药方亲自动手配制药丸,耐心地劝导我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丸很苦难以服用,我哭闹不休,父亲就买来一包白砂糖,每当我服药之后,就给我一勺子白砂糖吃,情况果然好多了。然而,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了。几个月后,我的病完全好了,父亲却被撤职,从领导位子上下来成了一名普通干部。对此,父亲从不后悔,他说哪怕回家当农民都心甘情愿,只要能把娃的病治好。娃太可怜了,小小的就离了母,要是身体再出现什么意外,活着还有啥意思呢!每次想起这些话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泪眼朦胧,觉得父亲很伟大,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此外,父亲还要照管哥姐几个,单位一放假,便骑着自行车从遥远的户县赶回家,车子一放,拿起农具就去田地里参加劳动了。乡民的生活是清苦的,在那个年月,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做生意,男女老少都留守家园,把土地当成命根子,小麦割了种玉米,玉米收了种小麦,如此轮番作战,其间还要除草、施肥、浇地、种菜、种棉花等,一年四季不得清闲。哥姐都是十几岁大的孩子,如何能承受这一切呢?父亲不放心一有空回家照管帮着干地里活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母子连心,父子之间又何尝不是呢!
皂角树见证了小城的巨大变化,记录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周围低矮破旧的商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外形美观时尚的现代化商务大楼和居民小区。南边时尚美观的步行街和巍峨耸立的八云塔相映成趣,美仑美奂。再向东一点是刚刚修建起来的综合农贸市场,每逢集会,苗木花卉争奇斗艳,人来人往,说笑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夜晚,八云塔广场游人如织,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品尝当地民间风味小吃的、谈心散步的、摆地摊做小生意的。。。。。。无所不有,其热闹程度比之白天尤甚。人们生活好了,不再满足于吃穿物质方面的享受,追求精神方面的文化娱乐成为一种潮流。
我的住所在八云塔广场北面。每天上班下班都要从皂角树下走过,很多时候,我都会停下脚步歇息片刻,然后,买菜回家做饭。有时候下雨,或是从超市购物出来,都会在皂角树下坐一会儿,静静地观赏周围景物,放松一下心情,感觉很美。皂角树俨然成了我的好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准确地说,它是这座小城所有人的好朋友,人们喜欢它,敬仰它,它也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无欲无求,正直和善,光明磊落。
张晓虎,1971年出生于陕西省周至县四屯镇下三屯村。大学本科学历,党员,现任职于周至县四屯镇四屯中学。上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通讯80万字。2005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曾成立二曲诗社,担任社长及《二曲诗苑》报总编;随后,担任周至县第七中学校刊《金合欢》报总编。出版诗集《火鸟》、《她的背影》;散文集《红尘万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