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儒相融彼此互暖
信仰是人类灵魂不灭的灯盏,无论历经多少世事变幻,深植在人类精神谷底的那缕光芒不会消散。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不仅是它起源的渊远,而在于它的博大,精深,宽广而又纷繁入简。
早在春秋时代的哲学思辨里,古圣先贤用一生的探求,为人类洞析了天地生灭轮回的大道。但诸子百家各有其理各有其局,唯有广义地悟其精髓方能得到宇宙的本质。
法家讲制衡,道家讲悟性,儒家讲义理
佛家讲空成,基督讲忏平。纵观世界哲学体系,最终能拯救世界的是东方古老的哲学体糸与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前者重在洞见宇宙宏阔的内理,而后者重在揭示人类物思的调控。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方成大器凌天!
换言之人类要想健朗前行,登临和谐共融的彼岸,惟有跳出自身物性的局限,才能走出可叹的怪圈。“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之后和谐发展,必须要向中国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时代寻找智慧……”其实一直以来包括学术界都局解了古圣先贤开创的哲学智慧,老子的道德经与孔子儒学的中庸之道远非是人们所理解的那般浮浅,其实细论宇宙之内是大道制衡的,所谓万变归一,一生万物就是阐明了心神与物境的转化与运生,说到底人类社会既是有形的客体又是无形的主体,人类也只有在锤炼自身的灵境之后才可以站立成一座山峰!
天地之大运生万事万物,人间之繁,存在性灵的差异,每个生命都应有属于自己存在的意义,因其先天的秉赋以及后天的境遇不同,每个生命行走的轨迹是不同的,但这种不同不能成为怨天尤人的理由,更不该成为听命由天的借口,古语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每个生命绝可以尽最大能力实现自身对命运的超越,人生一世贵在持恒善修正行,心如清澄碧水,胸如皓月当空,德如一缕春阳,行如一片苍松。立于天地之间,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该私欲横生,红尘之内,难免要有七情六欲相重,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在大千世界里有所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黑白有时容不得半点莫棱两可。生命需要度禅,灵魂需要修善。一个生命只有在剔除世虚杂芜之后,方见一缕清虹!
人类该用儒道修炼自身,该用佛道参悟灵魂,但并非佛徒僧旅,也非道观坐禅,而是入世理世的清淡高远。人生一世贵在活出精神世界的浩瀚,现实世界的丰盈,身心宁静,厚积勃发。无论身处怎样的际遇,都能用旷达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大到宇宙天地,小到个体灵肉,只要恒守善仁之心并能持长坚毅为灵之希冀奋求,那每个生命都会在人生的路上有所收获!
人类社会需要意识形态的相融互暖,灵魂需要信仰引路的灯盏,任何时代都有其自身的优长与局限,一个生命存在无需抱怨任何事,惟以正善唯美之心力行天地大道方为生之意义!
在笔者即将驻笔之时,想最后说一句:人生没有捷径,只有用生命最真切的汗水才可以收获问心无愧的风景。桑乔成荫,卉草有机,一个生命只要竭尽所能地昭示善美,那就是一缕天地之内的清芳!……

伊诺云儿,本名王舒君。
黑龙江省 海林市文学协会成员。有诗作在省及全国文学大赛上获奖。在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累计150多篇。
《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经典文学名人榜。
有多首作品入编《当代作家》《中国魂》《时光的记忆》《世纪风范作家》《百强作家》等文学丛书
诗观:无美不成诗,无爱不成文。
文学于她是真我存活的血液,愿把对文学晶玉无瑕的追求作为此生灵魂的塑修之旅,愿灵之点墨昭撼苍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