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怀谭
乔庙乡邸阁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邸阁曾经是个集镇,很繁华热闹。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10 左右)《武陟志》记,当时武陟有八大集市,木栾店、圪当店、大司马、小司马、宁郭、曲下、毡(詹)家店、邸郃。不仅如此,明代邸郃还有急递总铺,相当于现在的快递公司,不过主要工作是转信件文书,不是货物。邸郃的繁华,原因可能因为临河。据河务局专家杨保红研究,明代木栾店-圪当店-商村-邸郃一线有古阳堤,沁河改道木栾店正南入黄前(1590年)前,这一线也为沁河河道。史志故事也有佐证。
《怀庆府志》与道光《武陟志》都记:
慧裙,不知何时人,原籍陇西,祖李公让七历仕宦,因有西河之戚(卜商死了儿子,眼睛哭瞎,典称西河之哭)。弃家遨游,抵于河干之邸郃镇止焉。构木为寺,尝坐卧其中,罕与人接久之。其孙释子(出家人)慧裙,自陇乘桴(竹排),流顺而下。祝曰:但桴届(触)于岸,即吾祖所在。至邸郃境与遇,朝夕课诵,潜心修持,后同时入定,里人为立公孙祠。
从甘肃顺流而下,自然是黄河。公孙祠宋代改称景德寺,至今仍存,在邸郃北地,村民称为后寺,由于偏僻,香火平平。由此推想,邸郃宋代已有,且临黄河。
乔庙乡村名多以姓氏命名,如乔家庙、千村、黄村、赵村,唯邸郃与众不同。想邸郃之命名,来源有三:一是官、军之粮仓和物资站,“邸阁″之词辞典如《辞海》都收有,不再赘述;二是姓氏,邸\郃都是冷姓,郃不发格声,而发合声。三是高大建筑,楼阁,因为东邻有获嘉县的“望高楼"村,它们也可能是因为高大建筑命名。我倒倾向于第三解释,因为如今的邸阁村差不多家家府邸、户户阁楼,在新时代,千百年来第一次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