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心上
——记种树种花的诗人张隽
作者 水云江南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茶,故乡的花,都是心头的喜爱。“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隽董事长就是一位爱生活、爱创作、爱故乡且有故事的人。管子言:“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我以为张总就是这样在践行。
据说80年代,先生组建“热风”诗会,还有幸得到过艾青、臧克家、曾卓的教诲,有师承大家的缘分。其处女作与顾城的作品同期发表在《黄陂文艺》上。他有理由选择创作为职业。
在许许多多人弃乡而去或遭遇生活的无奈远走他乡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拥抱家乡,带领周边百姓创业,植树造林,种植茶叶万亩。前年又种了十万棵樱花,去年又种了五万棵梅花,十五万棵花树啊,棵棵都是生命,每次种花种树他都参与,他希望漫山遍野都有花,希望山是活的,大家生活是幸福的。十几年来的坚守多么不容易!
想到大禹治水,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到陶行知“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里面都有爱与洒脱,张隽和他的花乡茶谷团队也有这样的风范。
蔡榨红岗山种茶历史在明清时代就有,张隽先生是珍视的,他把重大的事情回归平凡的心去做,自然而然坚持去做。

曾看过花乡茶谷不到一分钟的视频,每看一次眼里就会有泪水。那满车的树苗分拣,拿起,扛在肩上,运到路边、山脚、山坡、山上该是多么不容易。十几年来,他就是这样带领大家用一双手,栽种各类花木一百多万株,修建防火通道三十余公里,带着初心,带着生命中清澈的箴言,在岁月里耕种,硬是让这里变成天人合一的世界。
如今这里被木兰湖、云水湖两湖相拥,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山上古木成林,泉多、奇石多,四季山花烂漫,恍若世外桃源。千年茶山,百年品牌的文化已渗入山水林草之间。
行走花乡茶谷,鸟语声声,花开处处。桃红绿柳,杏李争春;梨花欲语,紫藤凌空;红枫迎秋,银杏摇风;梅花闪闪,松树挺拔。每一步都是画,每一眼都是诗。我们向四季合掌,向花乡茶谷礼敬。

读过张总的一些诗,很是欣赏。且听他的诗作《一到九月我就心慌》:
这个很大的日子
很重的事
都要到来
比如秋天真的到了
桂花香了
月亮又最圆
又重阳了
还有就是
在花乡茶谷
烦人的小虫没有了
无论白天和夜晚
可以安静地坐在湖边
看眼睛里
一些清亮的水
有没有觉得这些诗句有自然天成,不留痕迹的魅力,这样的诗风是经过旷日持久的修炼、领悟才会有的,应是生活的锤炼与赐予。
很佩服他打造了一个桃花源般的花乡茶谷,还有他在花乡茶谷写的那么多诗。
一次,行走在栈道在,在轻松愉快地交流中得知张总是2006年进来打理花乡茶谷的,十几年了,他愿意带着回归自然的心态把事情尽量做好。
在微信交流中了解到花乡茶谷万千美丽给予他创作灵感。他亲手种花、种草、种树、种茶,200多种花就是200多种诗。
万亩茶园是个传奇,呕心沥血才有今天。花乡茶谷里的茶品种很多,有20几个品种,像龙井43、乌林早、福鼎大白等深受人们喜爱。这么多年来,他一心扑在花乡茶谷,每天没事都会到花乡茶谷走走,今天走这边,明天走那边,随便走,随自己的心境走。
月光诗会让我再一次有机会走近张总,他平和、大气,又不乏热情。我向他讨要写作秘籍,他说: “我现在写诗很随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什么具体关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一个以平和、自然的心去种花、种树、写诗的人,内心必有山的稳,水的流动,是爱与自然的写真。他告所我,希望所走过的地方都是花园,并努力实现这个梦想。
真挚的心语,打动平凡的你我。花乡茶谷是他大手笔写在沃土上的诗,诗是他心头的花乡茶谷。一位诗人企业家,为这个融合的梦坚持不懈,他把美丽带给家乡,带给来来往往的客人,带给每一个今天。漫漫长路,汗水一路,可脚步却从不停歇。

爱故乡,会获得良好的磁场和能量。我愿做路旁的草为花乡茶谷不断鼓掌。天道酬勤,花乡茶谷会博得经久不衰的掌声。难怪谷未黄先生与他惺惺相惜,原来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