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年集
文/松涛
说他老,是因为爷爷说屯头大集什么时候立的他都不知道。
每逢农历二和七是赶集的日子。在我很小的时候,除了跟母亲去我姥姥家路过屯头集时,才算赶个集。那时不赶集的原因很多,一是生产队忙,不容易有时间赶集。再一个原因是日子过的紧巴,赶集就的花钱,所以,在没有用急用的购买时,大多时间是不会赶集的。

不过,每逢过年过节,家家都会赶个集。其原因是到了冬天生产队基本没有什么农活了,再说,社员熬了一年了,就盼着过年歇歇。
记的有一年的年关腊月二十二的最后第二个集,奶奶催促着爷爷去赶个集买点年货,因为到了二十七集就有点贵了。说是办年货,其实就是要买些纸钱和一些爆竹。那时过年酒和菜可以没有,但是不能不给老天爷爷和家亲烧些纸钱。
我那天跟爷爷赶集是偷偷跟着去的,因为那个年代大人最怕领小孩赶集。如果领着孩子赶集,集市上的冰糖葫芦和一些平时见不到的小吃会引起小孩的嘴谗。买吧!手里紧巴巴的,不买吧,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会大哭大闹,弄的大人们很尴尬。快到集市上了,我才小跑似的赶上爷爷。爷爷看了看气喘吁吁的我并没有责怪。

集市上很热闹,地摊挨着地摊。山果,早烟,碗筷,用具,吹糖人的,捻花的等等。除了熙熙攘攘外,最火的是爆竹市。一个个爆竹贩子为了推销自己的货,站在高高的货箱上,举着三米多长的木杆,拼了命的比爆竹声。这边刚点一挂,那边的就又扯开嗓子喊:听听我的响不响。看热闹的人群中因为有些人买不起,起起哄,听听也过瘾。如果听听谁的响,谁的爆竹还真买的很快。当然了,在爆竹贩子较劲时,也出过祸事。比如炸摊位了,或者整箱子的爆竹引爆。有时炸伤了自己和一些看热闹的人。
爷爷匆匆买了三挂爆竹后,就领我去了莱市。那时冬天的菜很单一,除了一些萝卜白菜土豆山药大蒜生姜外,就数一些红辣椒抢眼。爷爷爱吃辣椒,所以一串红红的辣椒就进了爷爷肩上的背褡子里。恰好菜市上有卖糖葫芦的,我眼馋的看着甜甜的诱惑不退开。爷爷知道我的心思,一边强拉一边说,小孩吃这个容易上火。听话,咱不吃。

还要扯上一些布料给忙活了一年的母亲,叔叔,婶婶和我弟妹做件衣服。
卖丸子,又香又大的丸子。一声声哟呵飘来了香喷喷的味道。爷爷,我饿。
爷爷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因为我眼含热泪在乞求他。爷爷领我坐在丸子锅旁,一碗飘着油花,里面只有三个小丸子的碗放在小桌上。
吃吧!知道你饿了。三个丸子只是诱惑,喝一碗丸子汤才是目的。
真的,那三个丸子很香。还有那碗飘着油花的汤。
买这买那,争争吵吵。那时的年集虽然很简单,却很热闹……
而今的集市虽然是货满架位,但是人稀了。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感觉了。
2019.10.13.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