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我们很快就会联想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它象征着我国大唐时期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在河南鲁山县,山地面积28.9%,丘陵面积占53%,平原面积占18.1%,耕地面积54.55万亩,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近年来鲁山县委县政府根据这种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柞蚕养殖事业。
据了解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互联网运营思路,成立鲁山原点蚕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蚕农入社,采取保底价格回收外加合作分红入股的新模式。公司与养殖专业户签订购销合同,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又提高了农民柞蚕养殖的积极性。目前这种成功的模式,正在以点带面,延伸、覆射土门办事处、背孜乡、瓦屋镇、仓头乡、赵村镇、下汤镇等好几个乡镇,预计到2020年发展养蚕面积30万亩。既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同时保证了公司扩大生产丝绸产品的原料供应。


谈到鲁山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鲁山柞蚕养殖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最早鲁山丝绸在1915年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曾经获得金奖,被誉为“仙女织”。后来在董事长周斌等同仁的努力下,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以挖掘、恢复、传承已断代40年的鲁山丝绸为己任,通过遍访民间老艺人,收购民间传统织机,经无数次实验改进,于2016年10月已恢复量产。鲁山丝绸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河南省文化厅文创基地,河南省丝绸协会副会长单位,省柞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公司在恢复和挖掘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丝绸植物染炼技术,采用天然植物做配料,选择几种颜色做破坏性实验,固色程度及色泽效果基本稳定,能够做到不褪色或微褪色,以稳重的中间色为主色调。目前,公司已开发出丝绸面料26种、丝绸围巾、中高端床上用品、丝绸文创产品,且可以开展私人订制服装等,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业内专家及广大客户的青睐。
随着柞蚕养殖业及蚕丝制品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并尽快走上致富之路。通过龙头带动、产业引领,精心打造传统工艺、匠心精神,鲁山丝绸将呈现辉煌,享誉世界。


原标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