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枫叶正红时 》 ( 原 创 )
作者:正大光明 ( 黑龙江 )
枯叶飘零的晚秋,却正是枫红时节。一树树,似火焰般燃烧的枫叶,红得瑰丽、炫目,让人心动。
哈尔滨,地属北方城市,秋冬季节气温低,但城里是没有枫树的。百年过去,流年转换,四季轮回,那些林林总总的树木,禁不住寒凉,伤不起容颜,黯然飘落,最后也都蜕变成殇。
碧绿尽失后,也就重复了,那多年不换的版本和暗绿,浅黄、金黄、熟褐、焦褐一成不变的色谱,大抵是很少见红的。
不知是哪一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也就是建国之初,闻名遐迩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校园中,移栽了一些红枫树,才填补了哈尔滨无枫可看,无红叶可赏的空白!

据说,那些红枫树,是加拿大赠送的。红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加国也号称枫叶之国,国旗上都缀有枫叶图案。可见,红枫树在加国之重要。至于因何赠?如何送?则不得之。不想打破砂锅,猜测,大多是友谊与交流吧。
红枫树,在哈工程大学的校园里扎根,美化了校园的同时,也给了哈尔滨市民,一个寻美的念想和赏美的去处。眼下,枫叶正红。数日来,人们趋之若鹜,人流不断地涌向哈工程大学,去观赏晚秋时节,这抹难得的艳色。
中国实话实说,从红枫入校那天起,就没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和过度关注。不是不喜欢,一是工作忙,二是没听到或看到一个对枫美的真实反应。观赏加拿大红枫这件事,也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延续。即便退了休,离开了工作岗位,整个人都闲了下来,也是良辰美景虚度,始终也没去哈工程大学看一看枫叶。
前几日,一位好友在朋友圈上,发了一组九张,在校园拍的红枫树的集锦,还命了个蛮浪漫的题,叫做 " 红叶寄相思 "。叶嘛,确实红,有照片为凭。秋也不假,一叶知秋,便是佐证。至于思谁?想谁?则无从得知,那就是好友的隐私了。

不过,这组照片还是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好奇?真是没想到,寒露这天拍的加拿大红枫,红得如此张扬,如此艳烈,如巨人舞动的巨幅红绸,红透了天!
欣喜之余,一边打电话咨询爱旅游爱拍照的大姐,去没去观赏红叶?一边拿起笔来,即兴赋诗一首,发与好友。" 红叶寄相思,枫赤寒露知。剪影诉情怀,自有迷者痴 "。微评发出后,好友挺高兴,回复"老兄,诗兴大发啊 “!
我感到,他没有解开此诗的内涵与指向?就又像老中医开药方那样,送她一方路线图。" 依你第一句,送你第四句 " 回帖再次发出,得到的结果,仍然是" 膝盖上掌钉----- 离了蹄 “,还是未解?
接着,大才的好友说:” 我也回老兄四句“ ” 红叶寄秋思,枫林思故知。寒来知暖日,剪影寒露时 "。仍不上道?
饿倾,幡然顿悟。忽然想起央视四频道,主持人在点评台独时说的那句话," 假装睡觉的人,是永远叫不醒的 "。那么,这假装不懂的人,呵呵!或许永远也点拨不明白,永远都不会懂的?

实际上,循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做知人,没错!但有时也要向板桥同志学习,难得糊涂。也应像好友那样,知也是不知!于是,我调侃了一句" 才子啊!可惜我不是佳人" 于是,红叶引发的话题,到此为止,像店铺打烊,关上了门。
话题放下了,想去看红叶的想法,却萌生了。并且从来也没像此时此刻,那么急切,那么焦虑。因为,与朋友去看过香山红叶,深谙温度、湿度、风速、乃至霜露等外力作用,对红叶的生成与匿踪,有多么重要!如果错过佳期,你连一片红叶也看不到!悲凉之感,会油然而生。真就是落叶人独立,观赏趣全飞!真好!幸运之神眷顾了我们,香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那叫心诚则灵,心满意足。景区的保安说:"早来未红,晚来落光,现在刚红透,这奌儿赶的,你们来的忒是时侯了“!
已看过红叶的大姐,再三催促,趁着叶红赶紧去,赶紧看,过期可不侯!待赶至校园,已是人生嘈杂,集会一般。错落的红枫树下,人头攒动,太多的男男女女,观赏拍照,热闹非凡,真就是" 枚枚红叶落,片片秋思起“。上岁数的老年人中,女性多于男性,摆着招风揽月的pose,杀青一张张风韵犹存的靓影。那身身大红,红的扎眼,比那红极的枫叶,还红出几倍!

不知是红比红,比矮了枫红?还是盛极而衰?那片片红叶虽然像刚出染缸,红成了一团。但有的红叶,巳是紫红,而不是火红?火,仍然在枝头燃烧,但巳不是最旺的那丛焰。
天色好,日光足,可手机却反光厉害。可能是90多元的玻璃材质贴膜作祟,可见有时多花钱,也未必十全十美?完全黑屏,啥也看不见,只能凭感觉拍几片。原来拍点特写,大全景 、艺术照的想法,都成了登珠峰,根本不可能,只好望树兴叹!
身上穿的那件黑白灰黄拼块的冲锋衣,在一片赤红中,极为娇嫩,醒目!想让别人帮忙拍几片,没好意思。因为,那是添麻烦,自己看不见,别人也无法?自拍了几张,效果很不理想,却也记录了这次观赏红叶的过程。如果算个心愿的话,圆了!
凭着一米八六的身高优势,做了件别人看来,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折下一长着五枚大小不等枫叶的小枝把玩儿。我发现,真就是北美的红枫树,叶片的形状与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图案,一摸一样!我把它们夹入皮包内,心满意足地向着校园深处走去。

校方在校园内设置了游览服务的电动车,我没有做上去。不是舍不得那几枚铜板,而是想感受一下老军工,那幢幢斗拱飞檐大屋顶古风建筑的巍峨,与过去峥嵘岁月的辉煌!
校园很美,秋色正浓。老建筑保持得很好,新建筑亦很大气,很协调!省军区大院里,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伟人塑像,还伫立在那,保护得很好!驻足瞻仰,敬意尤深,伟人会永远活在百姓心中!这尊塑像,极珍贵!全国已不多见,巳是屈指可数。附近的文庙依然金壁夺目,古色古香,容光焕发!我既不求学,也就不想迈进那道门,去拜夫子了。
将所有这些记忆深处的老建筑统统甩到身后时,老军工的西大门也到了。虽然走了一身汗,但感觉轻松,高兴!毕竟是圆了一个心愿,重游了老军工,观赏了多年未见的红枫树,而且,还是在枫叶正红时。

作者简介:
李邦正,笔名正大光明,祖籍山东,哈尔滨市人,哲学专业,喜欢写作,曾在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及报刊媒体发稿数百篇。现作品散见于现代诗美学杂志、京津沪都市头条,中国爱情诗刊、当代汉俳、华夏汉俳等网络平台。欲求:闲来落几笔,潇洒度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