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则

军大衣
文/梦回故乡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那是我小的时候,新年里,姨奶奶带着她的女儿、女婿来我们家拜年。饭后闲聊时,姨奶奶的女婿讲了这么个故事。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能记得,是因为这些年来,现实生活中,时常上演着类似的、甚至更为离谱的故事,而一再勾起我童年的记忆。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那是文革年代,批林(林彪)批孔(孔夫子)盛行时期。火车上,一位回乡探亲的军人 ,邂逅一位老大爷——老大爷后上车,正愁找不到座位呢,军人热心地起身让座,并帮助老大爷放好行李。军人侍立在老大爷一旁,直到下一站有人下车了,才坐到了老大爷对面。
老大爷见小伙子心眼好,便和他攀谈起来。一聊不要紧,两人居然是老乡,自然就倍感亲切了。
军人问起家乡的情况。老大爷瞅瞅乘务员不在,凑近些,低声对他说:“日子越来越艰难了!上级、下级都忙着抓革命却不促生产。批林也就罢了,林彪叛党嘛。批孔夫子做什么?这么乱下去,将来如何得了哇!……”
军人不以为然,也低声说:“批孔当然也有必要了。孔老二讲的那一套,都是些封建思想,什么君君臣臣,三纲五常,压迫了中国人几千年呢!”
老大爷摇头道:“秩序啊!孔夫子讲的是秩序啊!没有了秩序,没有了仁义道德,慢慢慢慢的,人们的思想就乱了,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可就难办了!”
军人笑道:“大爷,您有些杞人忧天了。现在不是提倡学雷锋吗?大家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先进人物,思想会越来越纯净,怎么会乱呢?”
老大爷摇摇头,说:“儒家讲忠恕,讲仁爱,讲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把老祖宗的智慧都丢弃了,将来只怕就剩下‘防人之心’了!”
军人笑道:“怎么会呢?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老大爷点点头,不再言语;忽作痛苦状,伏在小桌上呻吟不止。军人关切地问:“大爷,您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老大爷有气无力地说:“老毛病又犯了,胃痛。也许是着凉引起的吧!”
军人赶紧起身,取下自己的行李包,拿出一件军大衣来,给老大爷披在身上。
老大爷也不言谢,打一个寒战。军人忙道:“大爷,您干脆穿上吧,更暖和一些。”老大爷这才穿上军大衣。过了一阵子,老大爷似乎好些了。他拿出旱烟袋来点着,吧嗒吧嗒地抽起来。而后说:“嗯。现在好多了。”
军人放心了,笑了笑,眯着眼,开始休息。
老大爷吸着烟,瞅瞅军人睡着了,顺手把烟锅子伸到自己腋下,竟然把军大衣烧了一个洞。当年的布料都是纯棉的啦,因此,谁也没有觉察。老大爷若无其事,依旧抽着烟。
到终点站了。军人和老大爷一起下火车。
军人边走边说:“大爷,您现在没事了吧!”
老大爷说:“嗯。没事了。”
军人笑道:“大爷,快出站了。您把大衣还给我吧!”
老大爷奇怪地问:“什么?还给你?我自己的大衣,干嘛要给你呀!”
军人诧异道:“大爷,刚才在车上,我见您犯了胃病,把自己的军大衣给您穿上。怎么这会儿忘了呢?”
老大爷不乐意了,说:“我说小伙子,你还是当兵的呢!怎么说话不讲道理?我一直就穿着这件大衣,怎么倒成你的了?”
军人急了,说:“大爷,我帮助你帮到没理了。这样吧,咱们去车站派出所理论理论。”
老大爷很生气地说:“去就去。谁怕谁啊!”
于是,两人吵吵闹闹着到车站派出所来。民警听了他们的话,也拿不定主意,便问军人:“你能说出军大衣的编号吗?”
军人一口便说出编号来,并指明在什么部位。民警依言在军大衣里找到了编号,丝毫不差。民警对老大爷说:“大爷,这衣服应该是这位同志的。您还人家就算了,您年纪大,忘事,我们就不追究了。”
老大爷不服,说:“同编号的多了!”
民警笑道:“大爷,军大衣编号都是唯一的,每件只有一个编号。您说是您的,那您有什么证据没?”
老大爷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什么编号。要说记号嘛,倒是有一个——我的衣服左咯吱窝那里有一个破洞,那是我抽烟时不小心烧了的。”
民警听说,忙在军大衣上翻找,果然找到了被烟袋锅子烫破的小洞。民警随即把军人批评了一顿,判定军大衣归属老大爷,让他们各自回家。
军人窝了一肚子火,气呼呼地出站来。老大爷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
军人没好气地说:“大爷!大衣都给了你了,你干嘛还跟着我!你真让我无话可说了!”
老大爷笑道:“傻小子,你真以为我要骗你的大衣啊!我这就还给你。”老大爷把军大衣交给一愣一愣的军人,说:“对不起啊,小伙子!大爷今天做得过分了些。要知道,如果咱们中国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魂儿丢了,不讲仁义道德,不要礼义廉耻,将来比今天这样的情形还要严重。我是看不见那结果了,你却一定会看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