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何妮
国庆假期哪里去?与其千里迢迢去各大景区排队看人头攒动,不如去河西走廊看大漠孤烟、看万里浮云、看长河落日圆……
正想着河西走廊在国庆期间或许是一片净土,在假期临近尾声时,媒体界的朋友们就打来电话说甘肃武威凉州区有个金苹果公司,是个朝阳产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河西地区很清静,不拥堵,也不嘈杂,离兰州车程几个小时就到了,我欣然应允,一是对河西走廊有种亲切感,二是觉得金苹果这个名字很好听,有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于是与朋友们直奔甘肃凉州区的金苹果小镇。
荣获国家科技部全国"星火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国家科协"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聘为"甘肃省科技(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的武威金苹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荣贤先生是科研项目核心主持人、首席育种专家,研究员,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儒商,曾留学日本,学习现代农业及作物遗传与育种。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项目三项、省级和自列项目11项。先后在国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出版专著两部。特别是通过自主创新,主持完成的"天然南瓜籽仁一代杂交种金平果的选育及生态适应性研究与示范, 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武威市60多年以来在该等级奖项零的突破。勇于创新,大胆开拓,面向世界,展望未来,干练、亲和、刻苦、勤奋,极高的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吸引着公司每一位员工,带领金苹果公司全体员工努力奋斗,开创未来。既是一位科技领军研发者,更是一位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
他在百忙之中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理念与发展规划,同时也谈了企业发展的艰难险阻与辛酸历程。从他坚毅的表情与神态自若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大,他有战胜困难排除万难的决心与勇气,更有厚德载物、吃亏是福的卓越品质,经受住了各种风险与压力的考验,也经受住了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数不胜数的实体经济关门倒闭,金苹果却屹立不倒,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走过了十六年的奋斗历程,成为武威市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是河西走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从金苹果研发中心直奔加工生产基地,据悉,生产场地占地面积近60000平米,标准库房11000余平米,高标准种子晾晒场4000余平米,稳定的试验用良田600余亩(分布在4省5地),总栽培面积近20亩科研用日光能温室16座,种子质量检测室近300平米,各类检测仪器和设备齐全,各类加工机械和设备630余台套,其中不乏从国外进口的优秀设备。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工作,公司不但配备性能优良的通勤车,而且配备乘用型小汽车12辆,考种室、种植资源恒温储藏室面积大、性能好。公司将继续按各科研项目的立项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设备、提升层次、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完善研发费投入核算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以不断提高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来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成功培育了中国第一个天然无壳瓜籽杂交种"金无壳",其技术水平处国内领先水平,被列入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重点支持向全国推广。甘肃、内蒙、新疆、黑龙江等天然无壳瓜籽主产区杂交种的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成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公司先后培育了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作物新品种21个,荣获国家专利9项,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武威历史上该等级奖项零的突破)、三等奖各一项,并荣获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金桥奖。
在赶往石羊河大峡谷的路上,陈总提到了公司积极投入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的综合治理工程,在武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先后垫、投资数十万元进行先进滴灌设施和技术的引进,把滴灌当作一项系统的生物工程来做,多次到滴灌工程做的好的新疆考察、学习,并引进技术力量强、理念超前的滴灌设施厂家,到武威参与这一工作,先后在凉州区和民勤县设立5个滴灌示范点共计2000多亩。
经过一段坎坷不平的泥泞小路,车辆在崎岖颠簸中,我们来到了这个大峡谷,来到了这片静谧的原始森林,一条澄澈的小溪流静静的流过,像一条绿色缎带穿过这片树林,感受到了未经雕琢的原生态自然美,鸟语花香,天人合一。无论世界如何纷繁喧嚣,无论岁月如何风云变幻,它始终如一的默默流过荒漠的戈壁滩,流过这片美丽的原始森林,承载着金苹果,海纳百川,汇入大海,搭乘新时代新征程的快艇,奔向远方,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