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重阳咏十八章
文/永昌居士
(一)
浑然不觉又重阳,好借秋情佐玉觞。
漾漾清溪流雅韵,昭昭旭日谱华章。
升平岁月随心读,坎坷征途放眼量。
向晚书斋酬小句,菊花几簇隔帘香。
(二)
离合悲欢并一厢,秋声秋梦度重阳。
声来客地频倾耳,梦绕家山枉断肠。
高阁凭栏情致远,短笺寄语意悠长。
遥闻征雁云空过,便引闲愁入玉觞。
(三)
菊花枫叶两争强,点染山川极目望。
不尽楼台围锦绣,无边秋景度重阳。
三千世界真和幻,四季人情短与长。
信步东园寻雅句,青松翠竹入诗囊。
(四)
树叶飘零夜渐凉,欲从归雁理行装。
多情莫道幽思少,短梦终因别绪长。
几度悲欢凝逝水,万家灯火度重阳。
今宵聚饮陈年酒,游子天涯念故乡。

(五)
山川万里蕴秋光,白白朱朱斗丽妆。
叶坠疏林微觉冷,花开小圃静闻香。
夜声惊断三更梦,月影疑为满地霜。
喜有吟蛩歌不止,犹如宫吕和重阳。
(六)
纵使三秋跑断肠,田家未忘度重阳。
满原禾稼初收净,彻夜农机急起墒。
执女携儿虽少见,披星戴月乃寻常。
如知耕者经年苦,应惜盘中粒粒粮。
(七)
东篱又见瘦菊黄,欲学陶翁举玉觞。
不恨众花辞俗世,唯钦只影傲寒霜。
昨天雨过云犹在,今夜杯空梦复长。
月下吟哦蛩作伴,一酬一和度重阳。
(八)
木叶凋零蔓草黄,晨钟暮鼓悟炎凉。
迢迢溪水连沧海,唧唧蛩声入梦乡。
领略清秋情万里,缅怀往事字千行。
诗笺写至无言处,玉魄西移夜未央。

(九)
日影斑斓满地金,影斜窗外费沉吟。
濡毫欲借三江水,择句为舒一寸心。
未见晨霜凝菊径,堪知晚霭绕枫林。
铺笺拟作重阳咏,未了相思空有音。
(十)
静夜谁调绿绮琴,平沙落雁奏清音。
奇声缭绕浮幽巷,绝响缠绵入远林。
百尺楼台风袅袅,万家灯火夜沉沉。
凭栏欲抒萧骚意,一纸云笺写古今。
(十一)
不负良辰酒慢斟,铺笺似觉意沉沉。
虽无好梦酬当下,但有闲愁对岁阴。
暗送菊香盈冷苑,轻移月影照寒林。
百年岁月真如梦,雨打霜欺力不任。
(十二)
老去情怀淡淡心,但知岁月贵如金。
愁来举酒邀明月,兴起吟诗和野禽。
万里河山栖过客,两行杨柳作知音。
重阳又惹思亲意,几许忧伤湿素襟。

(十三)
浪迹江湖老归家,印证沧桑两鬓华。
车到巫山原有梦,船行沧海本无涯。
半生故事随时去,两袖清风唯自嗟。
道是重阳须寄远,一纸乡书托晚霞。
(十四)
风霜历尽好年华,九日呼朋赏菊花。
未忘举杯邀海角,更兼择句寄天涯。
扶栏竹榭三秋暮,拾级松坡一径斜。
试绾闲云溪畔坐,满腔诗意对蒹葭。
(十五)
轻舟短棹水泠泠,山影波光入画屏。
柳掷长堤风正好,日斜旷野树犹青。
人情不向重阳借,世事堪为过雁听。
暮色苍茫凝目望,朱栏槛外舞流萤。
(十六)
九日居家未远征,体衰囊涩力难胜。
铺笺默默吟难就,醉梦酣酣唤不应。
一卷难知三生界,半窗可纳万家灯。
蛩声唧唧争高下,惹动幽思伴月升。

(十七)
天高云淡水流长,旷野风来黍米香。
一渚枯芦栖过雁,半园时菊庆重阳。
雾弥幽径晨光冷,月洒清溪夜色凉。
纵使诗家尊五柳,长堤老柳已微茫。
(十八)
秋风秋雨共秋霜,并作闲庭一味凉。
阶外静听桐叶坠,帘中细品菊花香。
求签拜佛询三界,醉酒酬诗写几行。
若问今宵何所已,桂华如梦费思量。

简介:永昌居士,实名石兴良,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种过田,当过兵,下过岗,已从粮企退休。暮年身体欠佳,于闲适中自学《平水韵》,聊解寂寞。寄情于乡村田园,饮三杯浊酒,品一盏清茶,其乐融融也!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县【伯乐诗社】副社长,【开封格律诗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