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十题》
文/周阳生 图乔木
为便于交流5300年前红山文化,特撷红山文化之精髓,形成十题。
1,一龙。中华第一龙(C形玉龙)。由考古界泰斗苏秉琦撰文命名,1984年在《人民画报》海外版向全世界公布,惊艳了全球。
2,二帝。炎帝、黄帝;二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均出于红山时期。
3,三典。龙的传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这三句耳熟能详的典故均出自于红山时期。红山三大氏族为:炎帝神农氏族,黄帝轩辕氏族、蚩尤九黎氏族。
4,四生。生产、生活、生育、生灵之四生文化,贯穿在史前的红山文化之中。
5,五匠。红山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原始农耕已初具形式,先民的生活也已有追求,产生了玉匠、衣匠、鞋匠、器匠和舍匠。(器匠是制作农具、兵具的工匠。舍匠是建筑半穴居和茅竹居的工匠)。
6,六乐。红山先人已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已有:桐琴、玉磬、石埙、骨笛、玉葫芦箫。炎帝削桐为琴,令郴天制乐作"扶犁之乐"和"丰收之咏"。
7,七兽。红山时期的涿鹿之战,黄帝的玉兵高举七兽旗迎战蚩尤的九黎铜兵。七兽为:龙、虎、狮、豹、熊、狼、鹿。这七兽也分别是炎黄联军各氏族的图腾。
8,八卦。黄帝崇道,在涿鹿之战中,巧设八卦阵。
9,九女。红山赤峰,亦称九女峰,相传是王母娘娘的九个女儿在玩耍时,不小心将胭脂盒打翻,胭脂粉洒落九峰染成红山,故称红山。另有蚩尤的九黎族。目前在广西、海南仍有九黎族后裔。
10,十景。红山遗址和物证演绎着史前无字的华夏源头文化。我俩撷选经典十景简述。
(1)女神庙。其女神被誉为红山女神,华夏母祖。
(2)金字塔。是石垒塔,塔顶有练铜㶰锅,传是女娲补天之原型。
(3)积石冢。是埋葬先民的冥灵之地,反映了红山时期的死葬文化。
(4)天坛地坛。反映了红山时期的祭祀文化。据考古界专家、良渚遗址考古队队长车广锦教授研究:红山时期的天坛是祭地的灵坛,地坛是祭天的神地。
(5)阪泉之战战场遗址。阪泉之战是炎黄内战。传说炎帝初胜,黄帝败走黄帝城固守,炎帝随遗火神祝融化妆进城刺杀黄帝,黄帝被应龙化水卷走祝融而获救。后来黄帝趁势出击,打败炎帝,炎帝称臣。
(6)涿鹿之战战场遗址。涿鹿之战是炎黄的玉兵,大战蚩尤的铜兵。这是载入我国军事战争史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经过数年的征战,炎黄联军终于打败蚩尤。传说,一是炎黄斩杀了蚩尤。二是蚩尤成了炎黄的侍马官。蚩尤兵败后,一部份散兵游勇漂洋过海逃到了印第安谋生,同时也将红山时期的玉文化带到了玛雅。墨西哥国家文物局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联展玉文化时,在《山川菁英》一书中,确认玛雅的玉文化源于红山时期的玉文化。
(7)红山合盟遗址。涿鹿之战后,炎黄趁势收编了域内诸氏族,氏族合盟,成立了华夏古国。国务院新闻办于2018年8月12日的《国家探源工程项目》发布会上,首次将红山时期的西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并称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红山合盟时,确立"龙"为华夏古国的图腾。
(8)仓颉造字遗址。相传黄帝认为结绳记事,已不能记载古国的经济生活,故命令仓颉造字,苦思冥想的仓颉受仙女指点,仿鸟形兽印而造出28个象形字传世。传说仓颉原名"苍颉",后由黄帝赐改为"倉颉",意为仓颉是造字藏字者。
(9)宿沙煮盐遗址。宿沙,史称"盐祖"。他受鹿舐岩盐的启氏,取海水煮盐。解决了先民的无味生活,也延长了先民的寿命。
(10)日中为市的遗址。炎帝日中为市,开创了物物交易和货币交易。当时的货币是贝币,极大地方便了先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