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今晚不会满月》
出发的日子定在秋冬交集,落叶
赶在初雪降临之前找到归宿
步履走了心。殉情的蛾子
将见证篝火旁的热拥
途径无人市集,破败在断崖
远处一阵狼嚎,回放一曲挽歌
时而停顿,时而延绵
幽谷上空,一个磕巴在诵经
原来还记得开头半句,如今
空白的脑海宛如这百年前的墟场
死角留守在残阳照不到的地方
烟云没有消散,随着人群迁徙了
离黄泉只有三尺,我斜靠在断壁上
等余晖漏尽。黑夜里会有人雀跃
但,今晚不会满月
我的日子,早已没了中旬
2019*7*25

死亡意识下的生命觉醒之兼评《今晚不会满月》
文/李悦岭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沮丧的时候。人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阳光灿烂,偶尔出现雾霾、雷雨、风雪交加的阴暗天气也是正常的。如果诗人用诗的形式记录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种事情无疑是对自己和生命的尊重。用人们忌讳的不愿谈及的死亡意识去剖析心里阴暗的一面,的确是诗人应该具备批判意识的思想和应对读者的责难、质疑以及苛刻的挑战的思想。成熟的诗人应该具备这种素质和才华。写“死亡”是写一种生命状态,不是狭隘的把诗写死。“死亡”是滋润生命的摇篮。往往提及死亡就会被视为另类,被持不同观点的批评者视消极的颓废的冠以低俗的诗歌成为抵触现代诗的唯一理由。即便是这类具有挑战性的诗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探索的精神对现代诗责难可以说是有价值的,进而推动新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晚不会满月》是生命体验最令人心痛的灰暗的象征。不论诗人经历过什么?起码从这首诗里看到一个挣扎在黑暗中的灵魂创造它的历史。诗的开头暴露出深埋在生命中浮躁、沉重不能自拔的情绪,失落的阴影如同彷徨在“秋冬交集的落叶”,“赶在初雪降临前找到归宿”。忧患意识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觉醒?诗人写自己时是不是把历史融入精神待后人探索的伟大黑洞之中?体验越真切,更要让我们看到诗人欲要表达的那个矛盾、模糊的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
步履走了心。殉情的蛾子
将见证篝火旁的热拥......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令人反思的东西已经挣脱了传统的束缚。诗人的思维无疑是独特、奇异的,从事物的一个曲面折射出来的思想内涵,还原了诗的真实。
途径无人集市,破败的断崖
远处一阵狼嚎,回放一曲挽歌
时而停顿,时而延绵
幽谷上空一个磕巴在诵经......
超现实主义艺术审美为现代诗增辉不少。作者以“尽量表现违反常理的原则”体现现代诗学的文艺思潮、美学观点,这一点做得比较到位。作为诗的材料,浓郁的宗教色彩融入其中,多了些神秘。而诗中更多的颓废意象告诉我们,诗人的现实世界在经历一场情感劫难。而第六感觉的确传递出一些奇异的信息,“无人集市”、“破败的断崖”、“同放一曲挽歌”、“幽谷上空一个磕巴在诵经”,这些经诗人精心汇总的让人感到沉重的意象搭建起来的精神平台,欲让人触摸到生命之外那个无法言及的东西了。
超然的物象,晦涩语句,继续为寻找下一个目标而让诗人自持、感慨起来。
......
原来还记得开头半句,如今
空白的脑海宛如这百年的墟场
死角留守在残阳照不到的地方
烟云没有消散,随着人群迁徙了......
那些近乎垃圾的意象,被诗人捡拾起来,用心打磨,出现了化腐朽为神奇奇特效果。诗的真实和诗人的在场感予以加深了生命体验 。《今晚没有满月》用颓废的情绪写真实的情感,让我们感觉到文字间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游走在思想的边缘。再次见证了诗人心底那“烟云没有消散,随着人群迁徙了”对未来憧憬着的强大自信。
以此可见,现代诗仍然走一条艰涩的道路让热衷于持传统思想理念的写作者难堪,甚至有意走进堕落、任灵魂挣扎的小圈子里,以此唤醒安乐于现状的人群。近似于濒临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鼻孔中微现一丝气息,也会引起情感的莫大震荡。现代诗威力不可小觑,能从死亡世界整理出活着的人生实属不易,如果从难堪中自拔,不能不说诗人有超强的过人之处。
艺术发展离不开探索交流、商榷。争议在所难免。《今晚不会满月》这首诗表达出的情感,不只是诗人自己的,它是大众的,属于集体无意识思想范畴。诗中展现的死亡意识只是个平台,诗人把自己的感觉放上去,无非是展现自己或历史的一个片段 ,引发大家对这首诗表现出来意境产生热烈的讨论,产生共鸣。从现代诗全面发展的意义阐释,任何形式的诗歌创作探索都值得鼓励提倡。
每个人精神世界是不一样的,诗人着意写自己的精神,无非挖掘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尽管有时阴森恐怖,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精神空虚的极致,灵魂的无奈,时间的麻木等,对我们全面了解世界有非常意义的辅助。可以说,生命体验的现代诗有启发、探索的功能。
......
离黄泉只有三尺,我斜靠在断崖上
等余晖漏尽,黑夜里会有人雀跃......
诡异的落笔,推动着意识一步步向生命的尽头挪移。尽管步履艰涩沉重“离黄泉只有三尺”,尽管“我斜靠在断崖上”,此时,人还是清醒的,从超现实的世界中找到了精神的支撑点。还是看到了希望,“......等余晖漏尽。黑夜里会有人雀跃......”。虚幻的世界也会让人感到是那么的真实,就像诗人身临其境。诗中反讽的意味强烈,反讽语言创造出的诗歌语境同样意味深长。
......
但,今晚没有满月
我的日子,早已没了中旬
是什么令诗人如此绝望?如此清晰地从自己的生命中划掉没有满月的中旬?现代诗精准刻画,意象的情愫拼图,语言的扩展张力,使《今晚不会满月》这首诗的立意增加了无限可能。它不局限一人一事,也不追寻古典雅意。它是一个象征,是一个开始,是诗人死亡意识下的生命觉醒。诗的意义在于此。
黄元元,香港多元跨界达人,职业艺术家。乐队和合唱指挥、大提琴演奏、声乐(男中音)、舞台话剧、书法以及文学创作。现任 国际青少年艺术教育协会 主席、香港节日室内乐团 团长兼艺术总监、香港中华文化总会 副理事长。
出版杂文集《直觉的程序生活》,散文诗录入《深圳散文诗选(创刊号)》。个人诗集《窗户为我留了一条缝》翻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菲利宾文和越南文;《中英对照·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黄元元短诗选(译者:桂清扬)》。

李悦岭:山东日照人。诗人李、学者。主要从事《金瓶梅》作者及文本研究,曾应邀参加2015年第十一届徐州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

